这是一组遗传性疾病,其特点是皮肤粘膜起大疱。最近从超微结构研究说明,各型的基本病理缺陷位于真皮或基底膜,但有些原发缺陷则位于表皮细胞。
本病较少见,其轻型即单纯型,发生率为1/50000,而重型约为1/20万~1/50万,其致病原因不一,故分类法各家也不同。
Lever将之分成六型:(1)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显性遗传);(2)Cockayne手足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显性遗传);(3)显性遗传营养障碍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4)隐性遗传营养障碍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5)隐性遗传致死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6)非遗传型(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Sasai将之分为:(1)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2)致死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3)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此型又分为隐性发育障碍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及显性增殖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Pasini的白色丘疹样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即属后一种的变异。
Touraine将之分为单纯型和增殖型,后一型又再分为Pasini白色丘疹样型和多种再生不良型。
近来,Butterworth和Stream将本病分为单纯型、显性遗传营养不良型、隐性遗传营养不良型和致死型。而最近Lowe等发现致死型是隐性遗传营养不良型的变异,故将其分为单纯型、隐性遗传营养不良型和显性遗传营养不良型。这种分类比较简明扼要,故多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