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未发现健康病毒携带者。患者发病前1d至病程第6d,可出现病毒血症,可使叮咬的伊蚊受感染。流行期间,轻型患者和隐性干满者占大多数可能是重要传染源。
2、传染媒介伊蚊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在东南亚和我国海南省,以埃及伊蚊为主,成蚊多在室内;在太平洋岛屿和我国广东、广西,则以白纹伊文为主,成蚊多在室外活动。当伊蚊叮咬患者或隐性感染者后,病毒进入蚊体内,在蚊的唾液腺脊神经细胞中大量复制,8―12d后当再叮咬正常人时,病毒随唾液排出进入人体内,造成感染。伊蚊可终生携带和传播病毒,并可经卵将病毒传给后代。
3、易感人群在新流行区,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以成人为主。在地方性流行区,发病以儿童为主,20岁以上者血清中几乎都可检出抗登革病毒的中和。感染后对同型病毒有巩固免疫力,并可维持多年,各血清型之间及与其他黄病毒属的病毒之间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免疫力。
潜伏期3―15天,通常为5―8天。世界卫生组织将登革热分为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后者又分为无休克的登革出血热及登革休克综合征。我国所见的登革热,临床上可分为典型、轻型与重型。
1、典型登革热(1)发热起病急骤,恶寒,高热,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持续5―7天后骤退至正常。部分病例发热3―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1后再度上升,称为双峰或马鞍热。(2)全身毒血症状全身症状有严重头痛,眼球后痛,骨、肌肉及关节痛,极度乏力。消化道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等。早期体征有颜面潮红,结合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脉搏加速,后期可有相对缓脉。恢复期常因显著率说需数周才能恢复健康。儿童病例起病较慢,体温较低,毒血症较轻,恢复较快。(3)皮疹于病程第3―6d出现,多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疹、红斑疹及出血点等,可同时有两种以上皮疹。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或头棉布,多有痒感,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持续3―4天消退。(4)出血25%―50%病例有不同程度、不动部位的出血现象,如牙龈出血、鼻衄、呕血或黑便、皮下出血、喀血、血尿、阴道出血、腹腔或胸腔出血等,出血多发生在病程的5―8天。(5)其他约1/4病例有轻度肝肿大,个别病例有黄疸,脾肿大少见。
2、轻型登革热临床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发热较低,全身疼痛较轻,皮疹稀少或不出疹,无出血倾向,浅表淋巴结常肿大,病程1―4天。流行期间此型病例较多,容易误诊。
3、重型登革热发热3―5天后病情突然加重,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谵妄、狂躁、昏迷、抽搐、大量出汗、血压骤降、颈强直、瞳孔缩小等。有些病例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或出血性休克。此型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多于24小时内死于中枢性呼吸衰竭或出血性休克。本型罕见,但死亡率很高。
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急性期间应卧床休息,给予柳枝或半流质饮食,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中隔离到完全退热为止,恢复期时不宜过早活动,防止病情加重。重型病例应加强互利保持皮肤和口腔清洁。
2、对症治疗(1)高热应以物理降温为主对出血症状明显的患者,应避免酒精擦。解热镇痛剂对本病退热不理想,且可诱发G―6PD缺乏的患者发生溶血,应谨慎使用。对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强的松5mg,3次/d。(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于大汗或腹泻者应鼓励患者口服补液,对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或有脱、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应及时静脉输液,但应警惕输液导致脑水肿的发生。(3)有出血倾向者选用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C及K等止血药物。对大出血病例,应输入新鲜全血或血小。(4)休克病例应快速输液以扩充血容量,并加用血浆或代血浆,合并DIC的患者,不宜输全血,避免血液浓缩。(5)脑型病例应及时选用20%甘露醇250―500ml,快速静脉注,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以降低颅类压,防止疝发生。呼吸中枢受抑制者应及时使用人工呼吸器。
1、控制传染源:地方性流行区域或可能流行地区要做好登革热移情检测预报工作。早发现,早诊断,及时隔离治疗。同时尽快进行特异性实验室检查,识别轻型患者。加强国境卫生检疫。
2、切断传播途径:防蚊灭蚊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改善卫生环境,消灭伊蚊孽生地。喷洒沙蚊剂消灭成蚊。
3、提高人群免疫力:疫苗预防接种处于研究试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