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详询发病表现,当时所在环境的温度、湿度及辐射热程度,通风情况以及停留时间、劳动强度。有无慢性病、有无服用影响汗腺分泌药物史(如阿托品等),是否长期卧床或处于产褥期等。
1.体检应测口温及肛温、脉搏、呼吸、血压。注意神志,皮肤颜色、温度、湿度,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应,心肺及腹部情况,有无肌肉抽搐及病理反射等。
2.病情分度按病情轻重中暑可分为①先兆中暑:全身软弱、无力、头昏、胸闷。②轻症中暑:出汗、恶心、呕吐、脉搏增快。③重症中暑:意识障碍、血压降低、呼吸浅快,四肢肌肉、腹肌甚至肠平滑肌发生痉挛,致相应部位疼痛。
3.按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分类中暑可分为①热射病:因暴晒或辐射热作用,使体内热蓄积,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心脏及汗腺功能衰竭,临床特征是高热(40℃或更高)、无汗和昏迷。如因头部直接受太阳辐射或强烈的热辐射,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昏迷者,则称为日射病。有时日射病与热射病同时存在。②热衰竭:因出汗过多和心血管功能紊乱,引起低血容量和低钠血症,表现为体温在38℃以下或正常,冷汗淋漓、脉搏细弱、血压降低。③热痉挛:在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仅补充水分而补盐不足,表现为阵发性四肢肌肉、腹肌甚至肠平滑肌痉挛,致相应部位疼痛。上述三型可混合出现。
1.立即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
2.仅有先兆表现或轻型者,口服0.1%凉盐水或清凉含盐饮料。
3.热衰竭者,从速补液,纠正周围循环衰竭。对重度低钠血症者,酌情静滴3%高渗盐水。
4.热痉挛者口服0.1%凉盐水或静滴5%葡萄糖生理盐水,也可缓慢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10~20ml。痉挛重者,可静滴3%高渗盐水。
5.日射病者头部置冰袋或冷水湿敷。
6.热射病者
(1)迅速降温:①物理降温:扇风、冷水、冰水或乙醇擦身,至皮肤发红。头、颈、腋下及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亦可将患者除头部外浸在4℃水浴中,并不断按摩四肢皮肤。但对老年、体弱、昏迷、休克或有心血管疾病者此法不适宜。②药物降温:可与物理降温并用。氯丙嗪25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1~2h内静滴。若在2~3h内体温无下降趋势,可按上述剂量重复给药。每日总量不宜超过5mg/kg。滴注过程中应密切注意血压变化,若下降应酌情减缓滴入速度或停止滴注,并作相应处理。③在降温过程中除注意血压、心律外,应测肛温1/5~10min,肛温降至38.5℃左右时,立即擦干身体,裹以布巾,暂停降温并转移到室温25℃以下的环境中继续观察。
(2)支持疗法及防治并发症:①维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以保证供氧。②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紊乱,一般最初4h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1000ml左右,有心、肾功能不全者酌情减量。有代谢性酸中毒时,静滴5%碳酸氢钠。③抗休克:根据病情单用或合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α-肾上腺素能缩血管药影响散热,不宜选用。④纠正心力衰竭,可用毛花甙丙(西地兰)0.4mg,加入葡萄糖液20ml,缓慢静注。⑤有脑水肿时,用20%甘露醇静脉滴注。⑥对急性肾功能衰竭者,给予相应处理,必要时血液透析。
(3)周密护理,严密观察,以防复发。
1.加强防暑的卫生宣传教育 夏季向居民宣传防暑知识。降低室温,适当饮用防暑饮料。产妇、老年人、体衰、慢性病患者应特别注意防暑措施。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应及时治疗。
2.厂矿加强防暑降温措施,改善劳动条件 隔离热源,通风,降低车间温度。提高解机械化、自动化以替代繁重的人工操作。合理调整作息时间,饮用防暑饮料。执行高温作业就业禁忌证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