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以前常用的镇静催眠药是巴比妥类,50年代以后开始开拓使用非巴比妥类药,但缺点也不少,1960年开始用抗焦虑药物苯二氮卓类,目前此类药几乎取代了大部其他镇静催眠药,镇静催眠药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苯二氮卓类
(一)长效类(半衰期>30h) 氯氮卓、地西泮、氟西泮。
(二)中效类(半衰期6―30h) 阿普唑仑、奥沙西泮、替马西泮。
(三)短效类 三唑仑。
二、巴比妥类
(一)长效类 巴比妥、苯巴比妥。
(二)中效类 戊巴比妥、无戊巴比妥、异丁巴比妥。
(三)短效类 司可巴比妥、硫喷妥钠。
三、非巴比妥非苯二氮卓类(中效―短效) 水合氯醛、格鲁米特(导眠能)甲醛酮(安眠酮)、甲丙氨酯(眠尔通)。
一、急性中毒
(一)巴比妥类中毒 一次服用大剂量巴比妥类,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与剂量有关。
1、轻度中毒 嗜睡、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共济失调,发音含糊不清、步态不稳、眼球震颤。
2、重度中毒 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由嗜睡到深昏迷,呼吸抑制由呼吸浅而慢到呼吸停止,心血管功能由低血压到休克,体温下降常见,肌张力松驰,腱反射消失,胃肠蠕动减慢,皮肤可起大疱,长期昏迷患者可并发肺炎、肺水肿、脑水肿、肾功能衰竭而威胁生命。
(二)苯二氮草类中毒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较轻,主要症状是嗜睡、头晕、言语含糊不清,意识模糊、共济失调,很少出现严重的症状如长时间深度昏迷和呼吸抑制等。如果出现,应考虑同时服用了其他镇静催眠药或酒等。
(三)非巴比妥非苯二氮草类中毒 症状与巴比妥类中毒相似,但也各自有些特点。
1、水合氯醛中毒 可有心律失常、肝肾功能损害。
2、格鲁米特中毒 意识障碍有周期性波动,有抗胆碱能神经症状,如瞳孔散大等。
3、甲喹酮中毒 可有明显的呼吸抑制,出现锥体束征如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抽搐等。
4、甲丙氨酯中毒 常有血压下降。
二、慢性中毒 长期滥用大量催眠药的患者可发生慢性中毒,除有轻度中毒症状外,常伴有精神症状。
(一)意识障碍和轻躁狂状态 出现一时性躁动我按和意识朦胧状态,言语兴奋,欣快、易疲乏、伴有震颤、咬字不清、步态不稳等。
(二)智能障碍 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力均有明显下降、工作学习能力减退。
(三)人格变化 病人丧失进取心,对家庭和社会失去责任感。
三、戒断综合症 长期服用大剂量镇静催眠药的病人,突然停药或迅速减少药量时,可发生戒断综合症,主要表现为植物神经兴奋性增高和神经精神症状。
(一)轻症 最后一次服药后1d内或数日内出现焦虑、易激动、失眠、头痛、厌食、无力、震颤。2―3d后达到高峰,恶心、呕吐、肌肉痉挛。
(二)重症 突然停药后1―2d,有的药物停用7―8d后出现癫痫样发作,有时出现以幻觉、妄想、定向力丧失,高热为特征的谵妄,数日至3周内恢复。
患者用药多在治疗量5倍以上,时间超过1个月,用药量大,时间长而骤然停药者症状严重,滥用巴比妥类者停药后发病较多,较早,且症状较重,出现癫痫发作及轻躁狂状态者较多,滥用苯二氮卓类者停药后发病较晚,原因可能与中间代谢产物排出较慢有关。症状较轻、以焦虑、失眠为主。
一、急性中毒的治疗 处理多个受抑制的器官,使其维持正常功能,直到机体将药物代谢和排出。
(一)维持昏迷患者的生命功能
1、保持气道通畅 深昏迷患者气管插管,保证系如足够的氧和排出二氧化碳。
2、维持血压 急性中毒出现低血压多由血管扩张,应输液补充血容量,如无效、给予多巴胺。
3、心脏监护 心电图监护、如出心律失常、给予抗心律失常药。
4、促进意识恢复 给予葡萄糖、维生素B1,纳洛酮。据报道,试用纳洛酮有一定疗效,每次0.4―0.8mg静脉注射,可根据情况隔15min重复一次。
(二)清除毒物
1、洗胃。
2、活性炭 对吸附各种镇静催眠药有效。
3、强化碱性化利尿 用呋喃米和碱性液,只对长效类苯巴比妥有效。
4、血液透析、血液灌流 对苯巴比妥有效,危重病人可考虑应用,对苯二氮卓类无效。
(三)特效解毒疗法 巴比妥类中毒无特效解毒药,氟马西尼是苯二氮卓类拮抗剂,能通过竞争抑制苯二氮卓受体而阻断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剂量:0.2mg缓慢静脉注射,需要时重复注射,总量可达2mg。
(四)治疗并发症
1、肺炎 昏迷混这可发生肺炎,应常翻身,拍背、定期吸痰,针对病原菌给予抗生素治疗。
2、皮肤大疱 防止肢体压迫,清洁皮肤,保护伤面。
3、急性肾功能衰竭 多由休克所致,应及时纠正休克,如已进入无尿期,应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二、慢性中毒
(一)逐步缓慢减少药量,停用镇静催眠药。
(二)请精神科医师会诊,进行心理治疗。
三、戒断综合症 治疗原则是用足量镇静催眠药控制戒断症状,稳定后,逐渐减少药量以至停药,具体方法是将原用短效药换成长效药如地西泮或苯巴比妥,可用原来的一类药物,也可调换成另一类药物,地西泮10―20mg或苯巴比妥1.7mg/kg,每小时一次,至戒断症状消失,由此计算出所需一日总量,将此量分为3―4次口服,情况稳定2d后,可逐渐减少剂量,每次给药前观察病人,如不出现眼球震颤共济失调、言语含糊不清,即可减少5%―10%,一般可10―15d内可减完,停药,如有谵妄、可静脉注射地西泮使病人安静。
四、预后 轻度中毒无需治疗即可恢复,中度中毒经经精心护理和适当治疗,在24―48h内可恢复,重度中毒患者可能需要3―5d意识,死亡率低于5%。
镇静药、催眠药的处方、使用、保管应严加管理,特别是对情绪不稳定和精神不正常的人,要防止药物的依赖性,长期服用大量催眠药的人,包括长期服用苯巴比妥的癫痫患者,不能突然停药,应逐渐减量,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