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真菌败血症

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高,基本上为院内感染的疾病,多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者。常见于长期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广谱抗菌、肿瘤滑溜,以及经插管输液(特别是高营养治疗)、透析疗法等患者。以白念珠菌最为多见,多数伴细菌感染。大多发生在严重原发疾病的后期。病程进展缓慢,临床毒血症症状可被原发病及伴发的细菌感染掩盖,部分病例仅尸检时发现。真菌败血症多数为播散型,病变累及心内膜、肝、脾肺等。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基本上为院内感染的疾病,多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者。

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高,基本上为院内感染的疾病,多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者。常见于长期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广谱抗菌、肿瘤滑溜,以及经插管输液(特别是高营养治疗)、透析疗法等患者。以白念珠菌最为多见,多数伴细菌感染。大多发生在严重原发疾病的后期。病程进展缓慢,临床毒血症症状可被原发病及伴发的细菌感染掩盖,部分病例仅尸检时发现。真菌败血症多数为播散型,病变累及心内膜、肝、脾肺等。当免疫缺陷者感染在应用足量抗菌药物后感染未能控制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除作细菌培养外,应同时作真菌培养。
真菌性败血症:可选用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5―氟胞嘧啶等,仍以良性霉素B抗菌作用最强,但因其毒性大,常限制其使用,此时可选用氟康唑。两性霉素B与氟康唑联合应用的疗效较好。
加强卫生期保健工作,产前应进行引导分泌物检查,如培养发现B群溶血性链球菌应及时治疗,以免新生儿受染。对新生儿室、烧伤病房及因白血病接受化疗者或骨髓移植者宜采取防护性隔离,防止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等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慢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带菌的医护人员应暂调离并并给予治疗,有明显或隐匿的感染灶者须及时治疗。对留置体内的导管应定期更换,如有感染须及时去除,同时给予针对抗菌药物的治疗。疥、痈等皮肤感染切忌挤压。
合理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抗生素,使用期间严密观察口腔消化道、呼吸道、尿道等处有无真菌感染,如有发生,须及时处理。对糖尿病、慢性肝病、白血病等易导致感染的慢性疾病宜积极治疗,尽量预防感染。对中性粒细胞减少者和其他免疫缺陷者预防性口服抗菌药物(包括抗真菌药物),可明显降低感染的发病率。医务人员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操作规程,勤洗手,尽量应用一次并使用的医疗用品,是减少医院内感染败血症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