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药物性皮炎

药物性皮炎(dermatitis medicamentosa)又称药疹(drug eruption),是指药物经各种途径进入体内(如内服、注射、吸入或塞入等),引起的皮肤或黏膜的反应。严重者可伴有全身性损害,可伴有内脏损害,甚至死亡。药疹可由变态反应和非变态反应所产生,后者指药理学可以预测得到的,常与剂量有关,而前者与药理作用无关,见于少数个体,通过变态反应机制而发生,通常讲的药疹亦是本文论述的前一类药疹,主要指药物过敏所引起者。但药物本身局部作用所引起的皮疹,例如亚硝酸戊酯的红斑反应,不包括在本文范围之内。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药物这个外因中有药物中的杂质、剂量、种类、用药途径、聚积作用及抗原性等诸多因素与药疹发生有一定关系,但相比之下,药物的抗原性是引起药疹最重要的原因。药物性皮炎系指药物通过内服、注射或别的途径进入机体后,引起皮肤黏膜的炎症反应。药物变态反应指以药物为变应原而引发的变态反应。药物是药疹发生的外因,这是不言而喻。众所周知,药物大多数是小分子化学物质,只能算是半抗原,它必须与机体内蛋白质结合后变成全抗原,这时药物才具有抗原性。常引起药物性皮炎的药物有四大类:1.解热止痛药 其中以吡唑酮类和水杨酸类发病最多,如阿司匹林、索米痛片、安乃近。2.磺胺类药 以SMZco 引起的居多。3.抗生素 以青霉素引起的最多,特别是氨苄西林。4.镇静安眠及抗癫痫类 如巴比妥、苯妥英钠。其他药物如呋喃唑酮(痢特灵)、血清制品,近年来中药引起的药物过敏也逐渐受到重视。

药物皮炎的临床现象是错综复杂的。一方面,不同的药物可引起同样的皮疹;另一方面,一种药物又可以引起多种皮疹。1.不同类型药疹 略如下述:(1)固定型药疹:在国内常见,指在同一部位反复以同一形式发生的药物皮炎,是药疹中较常见的。典型皮损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水肿性紫红色斑,边缘清楚,其上可有小水疱,如在口腔或外生殖器部位,表现为糜烂及红斑。每次发生在原部位并逐渐扩大,也可在其他部位有新皮损发生。消退后留色素沉着,如再服药时原色素斑明显发红。偶遇皮损广泛的病人可伴发热、呕吐、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常由磺胺药物、巴比妥类、吡唑酮类、解热止痛类药物酚酞及抗生素中四环素、青霉素、奎宁等药引起。(2)荨麻疹型药疹:指由药物引起的荨麻疹,其典型皮损为大小不等风团,常常自头面部迅速波及全身,可伴有低热、腹痛、胸闷等,部分可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常由青霉素、呋喃唑酮(痢特灵)、链霉素、四环素、磺胺类、疫苗、酶类、胰岛素等药物引起。破伤风抗毒素可引起迟发性荨麻疹,在注射7 天左右才发生。(3)麻疹样红斑:为散在或密集的红色斑丘疹,或帽针头至米粒大小丘疹。躯干、四肢皮疹明显。(4)猩红热样红斑:初起为大小不等片状红斑,从头部开始,迅速融合,向躯干、四肢发展,剧烈瘙痒,1~3 周后,发生糠秕样或片状鳞屑,常由磺胺类药物、链霉素、巴比妥、青霉素、链霉素、解热止痛药、吡唑酮类、保泰松、对氨基水杨酸、灰黄霉素等引起。(5)少见的类型有:玫瑰糠疹样、痤疮样、苔藓样药物性皮炎、脱发、色素沉着、紫癜或湿疹样型药物皮炎,住院治疗的小儿药疹以荨麻疹型最为常见,其次为麻疹或猩红热样发疹型药疹,重症药疹排在第3 位,以后依次为多形红斑型、固定红斑型及紫癜型等。致敏药物以抗生素最为常见,其次为解热镇痛药、磺胺药、预防注射剂及抗癫痫药等。2.药物和皮疹类型 各种药物的典型皮疹见下简述:(1)青霉素:过敏性休克、荨麻疹、血管性水肿、麻疹样、猩红热样疹。(2)链霉素:固定型药物、多形性红斑、剥脱性皮炎、斑丘疹及结节性红斑。(3)磺胺:固定型药物、多形性红斑、剥脱性皮炎、斑丘疹及结节性红斑。(4)阿司匹林:固定型药物、多形性红斑、剥脱性皮炎、斑丘疹及结节性红斑。(5)呋喃唑酮(痢特灵):固定型药物、麻疹样猩红热样疹、大疱表皮松解、荨麻疹样、结节性红斑、剥脱性表皮炎、紫癜。(6)颠茄及阿托品: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多形红斑、紫癜。(7)苯巴比妥氯霉素:荨麻疹多环形中间皮肤为发绀色,眼睑水肿,或涉及掌面及脚底的红色丘疹猩红热样疹及紫癜。(8)非那西丁:固定型药疹、猩红热样疹、麻疹样、多形性红斑样、湿疹样、大疱表皮松解。(9)普鲁卡因:肛门瘙痒、血管性水肿。(10)砷:固定型药疹、荨麻疹、多形性红斑、血管性水肿。(11)铋:多形红斑、荨麻疹、瘙痒。(12)溴:红斑、着色、角化、带状疱疹、疱疹、脓疱、溃疡、荨麻疹、剥脱性皮炎、可因声门水肿或剥脱性皮炎致死。(13)水合氯醛:齿龈着色、口腔炎、红皮症、猩红热样疹、红斑、荨麻疹及瘙痒。(14)洋地黄:痤疮状、结节状、增殖型、少数呈大疱。(15)麻黄碱:红斑、少数呈荨麻疹、丘疹、水疱及紫癜。(16)碘:猩红热样疹、红斑及丘疹。(17)汞:猩红热样疹、红斑、湿疹样疹、紫癜。(18)鸦片:痤疮样、结节、水疱。(19)酚:齿龈着色、口腔炎、猩红热样或湿疹样疹。(20)奎宁:红斑、荨麻疹;水杨酸:固定型红斑、偶见渗出性。(21)士的宁:红斑、猩红热样疹。(22)血清(包括白喉及破伤风抗毒素):红斑、荨麻疹、偶见麻疹样、风疹样或猩红热样疹。(23)免疫抑制剂:脱发、口炎、皮肤指甲色素沉着。
首先停用可疑药物及其结构相似的药物,并加速药物的排泄,如多饮水、静脉输液,必要时可应用利尿剂,尤其对有水肿的患儿。轻型药疹可采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大量维生素C,适当用钙剂,必要时可少量短期口服泼尼松(强的松)1mg/(kg・d)。重型药疹(即大疱表皮松解型、剥脱性皮炎型及重症多形红斑型等)应于早期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6 ~ 10g/(kg ・ d)或地塞米松0.3~0.5mg/(kg・d),维生素C 0.5~1g/d,并用与致敏药物无关的有效抗生素预防感染。待2~3 天后皮损好转,则改成口服泼尼松(强的松)并逐渐减量,一般用药7~10 天。适当给予氯化钾、高张葡萄糖液及高能量饮食。不能进食者,可静脉输液,但要注意电解质平衡。必要时间断少量输血浆、氨基酸,以支持治疗。密切观察有无新药疹发生。眼部及口腔护理十分重要,如眼部受累,坚持每天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水清洗眼部分泌物,白天用0.25%氯霉素眼药水及醋酸可的松眼药水交替点眼,每间隔1~2h 点眼一次,夜间用金霉素眼药膏治疗,如有假膜需每天用玻璃棒剥假膜,并注意有无角膜溃疡,及时治疗以防止睑球粘连及失明。口腔受累时可用淡盐水漱口,或用盐水棉球清洁,3 次/d,并在局部涂抹冰硼散及金霉素鱼肝油。过敏性休克患儿,应立即注射1∶1000 肾上腺素,并静脉输入葡萄糖液及氢化可的松,必要时地塞米松也可加入葡萄糖液内静推或快点。升压剂、氧气吸入则与其他休克病人抢救相同。有研究71 例药疹,表明重症药疹时凝血及抗凝血之间的平衡失常,当肝肾功能障碍时,要注意血栓前状态,警惕DIC 的发生。无明显渗出的创面,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含薄荷的洗剂止痒。渗出较多时可用生理盐水溶液外洗或湿敷后扑大量的扑粉或消毒滑石粉,慎用灯烤(5~10min,每天1~2 次)。脱痂时可用消毒液状石蜡及硼酸软膏外涂,使痂皮松软后,再小心地轻柔地用消毒剪刀逐渐剪除痂皮,切忌用手撕,以免出血。床单、被套最好无菌消毒,每天更换一次,或用消毒大纱布覆盖创面以预防继发感染。有条件可住单间,床边隔离,预防创面感染,注意保暖及室内通风,定时紫外线空气消毒。也是十分必要的。耐心细致的护理是治疗本病的一个重要环节,包括保证入量、温水浴、湿敷、清洁创面,使用消毒尿布,更换各种不同体位,床边隔离等。中药:清热除湿,方选清热除湿汤加减或清热凉血解毒,方选解毒凉血汤加减。
预后:多数预后良好,但重症药疹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增加死亡率;过敏性休克未能及时成功抢救亦易至死亡。预防:严格掌握各种药物适应证、副作用,正确使用药物,避免发生过敏反应。仔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再次使用致敏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