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忧郁症

抑郁是指情绪低落、思维迟钝,动作和语言减少等,情绪抑郁如果每星期发生3次,每次持续至少3小时或更多者被认为是持续性抑郁。儿科医生责任是要区分这些变化是正常变化还是需要心理健康干预的障碍。由于较普遍认为儿童和青少年的抑郁症是罕见的或是自限性的,从而导致大约2/3患者有关临床抑郁症青少年被漏诊和延误治疗。
在儿童期,抑郁症的患病性别差异不明显,但在青春期,女性是男性的2―3倍,抑郁症的患病率在儿童期为0.4%―2.5%,青春期的抑郁症常和其他精神障碍性疾病同时发生,最常见的病态性障碍是焦虑、药物滥用、注意力集中缺陷和破坏性行为障碍。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严重抑郁症有遗传的基础,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遗传因素
双生子的研究显示生活在一起的单卵双生子患抑郁症的同病率为76%,不生活在一起的单卵双生子患抑郁症的同病率高达67%,与患严重抑郁症状的病人有一级关系的亲属中患严重抑郁症的比例增加3―6倍。
2、环境因素
在对抑郁症患者童年亲子关系的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现,抑郁症患者的童年期父母关心显著少于正常人,父母灌输显著多于正常人,与抑郁症相伴随的父母因素如婚姻的不和谐、父母不称职、父母中一人去世,有人将抑郁症的产生归因于个体对现实的失望或知觉的丧失而产生的绝望和无助的感觉。或由于社会机能的不足、学习的绝望,生活的压力,自我控制的问题等,一些症状如低自尊、高自责、绝望和社交机能缺陷是作为抑郁症的危险因素还是作为抑郁症的前症仍尚有争议。

作为儿科医生关键在于对病例的早期发现,及时转入心理卫生专科予以家庭干预,及谨慎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