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幼儿急疹

是婴幼儿常见的传染病,现已证实为人疱疹病毒6型所引起,本病为此病毒感染的一种临床表现。临床特征为突起高热,经3~5天热退出疹,斑丘疹疏淡1~2天即隐没。全身症状轻微,伴白细胞总数下降,而淋巴细胞增高。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自20世纪40年代起已有证据说明本病为一种传染病,但直至1988年日本学者首次报告从患儿淋巴细胞中分离到人疱疹病毒6型,并在血清中测到相应抗体上升才证实其病原体。人疱疹病毒6型(humanherpesvirus,HHV-6)为1986年新发现的第六种人疱疹病毒,先前发现的五种为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2型(herpessimplexvirus,HSV-1,HSV-2),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近年来研究提示疱疹病毒6型在人群中传播甚广,尤其在婴幼儿中,除了引起幼儿急疹外,尚可引起无皮疹的发热以及肺炎、脑膜炎、脑炎、肝炎等疾病,但不多见,也可发生在年长儿和成人。HHV-6是一种嗜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的病毒,与其他五种人类疱疹病毒之间无抗原交叉,但电镜下形态、结构和基因组组成无明显差异,呈球形二十面体,直径163~200nm,核酸为双股DNA,外有包膜。病毒颗粒在宿主细胞核内生存,经细胞溶解或向细胞外释放感染其他细胞。现已知HHV-6有两个亚型HHV-6A及HHV-6B,两者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75%~97%,但在病毒复制、流行病学和抗原组成等方面都有差异。有人报告在幼儿急疹病儿中分离到疱疹病毒7型,故认为此病毒也可能引起幼儿急疹。HHV-6病毒极易从患者唾液和血液中检出,且发现在血液中可长期存在。

幼儿急疹潜伏期平均10天(7~17天),突发高热,可达40℃以上,热持续或日夜波动,常有惊厥,但病儿全身状况大多良好,食欲尚可,戏嬉如常,有时可有轻咳、流鼻涕,倦怠,也可出现呕吐腹泻。往往无阳性体征,无法解释高热原因,偶见病情较重,疑有败血症或脑膜炎。一般高热持续3~5天,可长至9天,热度骤降或在24~36h内降至正常,热下降时或热退后数小时至1~2天出现散在的斑丘疹。2~5mm直径大小,鲜红玫瑰色,压之褪色,以躯干为多,偶见于头面、四肢,很少融合成片。出疹迅速,隐退也快,1~2天内消失,偶有脱屑,不留痕。热初起时周围白细胞总数可增高至(10~20)×106/L,中性粒细胞也稍增,但24~36h后就开始下降,第三、四天下降至(3~5)×106/L,且以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占优势,可达70%~80%。此为本症特征之一。除幼儿急疹的临床症状外,HHV-6病毒尚可引起其他脏器感染为主的临床表现,如①婴儿热症,婴儿HHV-6感染也常见无皮疹的热症,除发热外不出现皮疹。有人统计1653急性发热婴幼儿中HHV-6感染占10%左右。除不同高低的发热外,有烦躁不安、呼吸道症状、中耳炎症状、腹泻呕吐等,约13%发生高热惊厥;②脑炎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HHV-6病毒也是一种嗜神经病毒,局灶性脑炎患者的脑脊液中常能检出HHV-6病毒,有1例从脑组织分离到HHV-6病毒,有些免疫低下患者脑脊液中病毒可持续阳性。有人认为活动性中枢神经系统HHV-6感染可引起炎症性损害和脱髓鞘病变,而发生各种神经系统症状,有人认为HHV-6是导致婴儿惊厥很重要的原因,不一定伴有高热;③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除EB病毒为主要病原外,HHV-6为一种嗜淋巴细胞病毒也无疑可引起本病,但由本病毒引起的患者无论年龄大小,症状大多较轻,可检到非典型淋巴细胞,但嗜异性抗体却很少见;④肝炎,在新生儿及重型HHV-6感染时常可见到肝功能试验阳性的肝炎患者,有报告成人患HHV-6病毒颈淋巴结炎数周至数月,伴有ALT增高至90~244U/L及白细胞低下和单核细胞增高。
目前尚无十分肯定的抗病毒药,对巨细胞病毒有用的抗病毒药可以在重症患者试用,有人用阿昔洛韦(aciclovir)效果不显著。认为更昔洛韦(ganciclovir)或膦甲酸钠(foscarnetsodium)效果较好。本病一般不重,应着重一般处理,加强护理,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高热可用物理降温或小量退热剂,哭闹烦躁试用镇静剂。惊厥则及时止惊。
预后:大多良好,热退后很快康复。但伴有脑炎、肝炎等并发症者可留下后遗症,甚至致死,尤其在免疫低下或缺陷的病人预后较差。
预防:隔离患儿至出诊后5天。无特异预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