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隐匿性肾小球疾病

隐匿性肾小球疾病过去称为隐匿性肾炎。本病特点是:病程绵长,病理改变轻微而表现少,仅有尿常规异常,病因可能与免疫有关。急性肾炎恢复期,轻型肾小球肾病,遗传性肾炎早期,可能均属本病范畴。绝大部分起病隐匿,病因不明,病因可能与免疫有关。
绝大部分起病隐匿,病因不明,一般无浮肿、高血压、肾功能也无改变,只有尿的异常变化,多数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而确诊。临床上表现为“无症状性蛋白尿”或“单纯性血尿”,既往无急、慢性肾炎或肾病史,无浮肿、高血压有功能异常,血液生化亦无变化,诊断基本成立。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病因不明,病因可能与免疫有关。

腰酸、乏力、眼睑水肿,尿常规检查是否随疲劳、感冒、病灶感染等因素而波动,血尿,蛋白尿。
1.按肾脏病护理常规护理。
2.预防感冒、疲劳,有感染病灶者,尤其是呼吸道、肠道感染应予抗菌药物控制,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可行手术根治。
3.中医中药治疗:以血尿为主者可用清热养阴法,佐以活血凉血;以蛋白尿为主者重用健脾补肾,佐以固肾涩精;血尿与蛋白尿均持续存在且量多者,宜用益气活血、健脾固肾法。
4.病情顽固、尿液改变较重、屡治不愈者,可用中等量激素(泼尼松初量30mg/d)与其他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或苯丁酸氮芥)短程(4周)治疗。见效后减量并继续巩固一段时间。
【出院标准】
经多种方法治疗,尿检轻微异常,且经较长期观察变化不大,24h尿蛋白定量小于1g及肾功能正常者,可暂停治疗、出院,定期随访观察。
无特殊预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