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发生于婴儿和儿童,皮肤和眼是好发部位,很少侵犯内脏。头、颈和四肢近端皮肤常受到病变的侵犯,皮肤病变常为圆形高起,橘黄色、褐色或红蓝色结节。眼脸皮肤结节可能是孤立的,也可能是面部皮肤结节的一部分,约1/4病人出现多个结节,一般不会超过10个,不会发生溃疡。约1/5的患者在出生时就有皮肤结节,2~5岁时消失。病变可累及肺脏、心包、纵隔、腹膜后组织、横纹肌、胃肠和睾丸,但一般比较少见。
眼部表现:一般不易发生眼内病变。结膜、角膜和巩膜等眼球表面的病变比眼睑的病变少得多,眼球表面病变一般不与眼内的病变同时存在。眼睑病变的发病年龄较大,眼球表面和眼内病变同时发病者年龄偏小。在婴儿中眼内病变常发生在虹膜和睫状体,引起自发性前房积血,虽然病变可自发消退,对生命没有影响,但反复前房积血,可引起青光眼而造成视力丧失。虹膜病变可能是结节性或弥散性,也可引起虹膜异色。脉络膜和视网膜受累少见,85%的眼病患儿小于1岁,眼病可能在皮肤病以前出现。
眼眶受侵犯少见,病变可侵犯眶骨和蝶骨,产生严重的骨质破坏。病变可位于眶前部或眶后部,约50%的眶内病变侵犯眼外肌,视神经也可受到侵犯。约1/6的皮肤病变的患者患有眼眶病。幼年性黄色肉芽肿与神经纤维瘤病有某种关联,在患者躯干皮肤可发现牛奶咖啡斑,偶尔在眼眶发现神经纤维瘤。虽然眼眶侵犯较少,但可侵及骨质,产生严重的骨破坏。眼部症状包括眼球突出、眶周可触及肿块等眼眶占位病变症状和体征。病变也可累及颅内显示多发灶。由于病灶较小,多无颅内症状。
该病对治疗反应好,局部病变可手术切除,眼眶病变采用小剂量的放射或糖皮质激素局部或全身治疗。前房大量出血、眼压高,可引起角膜血染和视力丧失的病例,除用降眼压药物外,适当时可前房穿刺行血液或血块取出。如病变非常广泛,特别是皮肤大量结节出现,而眼部病变对眼功能无影响,治疗有困难或治疗有明显副作用时,可随访观察,因幼年性黄色肉芽肿是非侵袭性病变,并可自发好转,皮肤病变4~6岁时逐渐消失,青春期时所有病变完全自愈。
预后:预后良好。
预防: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