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颜面粟粒性狼疮

本病又被称为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毛囊性粟粒性狼疮、粟粒狼疮样结核症或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结核病。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过去认为本病系一种经血行播散的皮肤结核,是寻常狼疮的一种变型或结核疹,但无确切的结核证据,组织学虽有结核样改变,但结核菌素试验经常阴性。病程有自限性,有自然痊愈的倾向。常不并发有其它结核。病损中亦找不到结核杆菌,抗结核治疗无效,故近来认为本病与结核无关,真正病因尚未确定,某些细胞免疫检查显示异常。

损害为粟粒大至绿豆大小之结节,对称地发生于颜面,特别是眼睑、颊部及鼻两侧等处,少数病例偶可发生于颈、肩及四肢。结节略高于皮面而形成半球形或略带扁平,质柔软,淡红色或淡褐色,时久呈红褐色或略带紫红色。结节表面光滑呈半透明状,用玻片压诊可呈苹果酱色。结节分批出现,孤立散在,有的集簇发生,数目不定,可达数十个之多。有的两、三个互相融合,无任何自觉症状。少数结节可以破溃而覆以痂皮。病程慢性,结节经数月或数年才渐渐消失,留有萎缩性凹陷性瘢痕。
发生于颈部的结节,可发展到黄豆大或樱桃大,表面正常皮色或淡黄色,很像多发性皮脂腺囊肿。
抗结核药常无效,皮质类固醇制剂可使症状暂时减轻。亦可选用氯喹、氨苯砜及维A酸类药物治疗。本病能自然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