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阴道毛滴虫病

本虫生活史简单。滋养体虫体主要寄居在女性阴道,犹以后穹窿多见,偶可侵入尿道;男性感染部位多见于尿道或前列腺,也可侵及睾丸、附睾或包皮下组织。虫体以二分裂法繁殖。滋养体既是本本虫的繁殖阶段,又是感染阶段。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在人群中传播。阴道毛滴虫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分布于世界各地。男女都易感染,据估计女性患病率为10%~25%,男性为12%~15%。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阴道毛滴虫呈全球分布。在美国,每年约有2―3百万妇女感染本虫。娼妓感染率尤高。本虫在我国的流行也很广泛,各地区感染率不等。导致流行的因素可有以下诸方面。传染源为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和无症状带虫者,或为男性带虫者。传播途径包括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两种方式。前者主要通过性交传播,为主要的传播方式。在性传播疾病中,阴道毛滴虫被认为是最具有传染性的非病毒性感染;后者主要通过使用公共浴池、浴具、公用泳衣裤、马桶传播等。滋养体在外界环境中可保持较长时间的活力。在不同环境中保持活力的时间如下:半干燥环境14~20小时。-10℃至少7小时,潮湿的毛巾、衣裤中23小时,40℃(相当于浴池水温)水中102小时。2~3℃水中65小时,普通肥皂水中45~150分钟。由此可见人体可通过间接方式获得感染。寄生于人体的毛滴虫有3种,在肠道和口腔中的人毛滴虫和口腔毛滴虫均不会致病。阴道毛滴虫寄生于人类泌尿生殖道引起阴道毛滴虫病(以下简称毛滴虫病)。阴道毛滴虫呈梨形或卵圆形,长10~30μm,宽5~15μm,核在虫体前1/3处,顶端有4根前鞭毛,尾部有一根轴柱,藉此可运动。阴道毛滴虫仅有滋养期而无包囊期,以二分裂或多分裂方式繁殖。在30~37℃温度和pH5.5~6.0的环境中生长繁殖最为活跃。在3~5℃低温时,活动能力减弱,但能存活21d,半干燥状态中可生活6h,完全干燥时很容易死亡。

大多数女性感染者并无临床表现或症状不明显;有临床症状者,最常见的主诉为阴道白带增多,外阴搔痒或烧灼感。阴道内窥镜检查可见分泌物增多,呈灰黄色,泡状、有异味,或呈乳白色的液状分泌物。合并细菌感染时,白带呈脓液状或粉红色粘液状。阴道壁可见弥散性粘膜充血和鲜红色的点状损害,或仅见片状充血或正常粘膜。多数病例,感染可累及尿道,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少数病例可见膀胱炎。有学者认为宫颈肿瘤的发生与本虫感染有关。感染本虫的产妇在阴道式分娩过程中,可将滴虫传染给婴儿。婴儿的感染主要见于呼吸道和眼结膜。主要表现为呼吸道和结膜的炎症病变。男性感染者虽常呈无临床表现的带虫状态,但可导致配偶连续重复感染。在其尿道分泌物或精液内有时可查获虫体。
当感染累及前列腺、储精囊,或高位输尿管时症状往往比较严重。可出现尿痛、夜尿,前列腺肿大及触痛和附睾炎等症。尿道的稀薄分泌物内常含有虫体。有学者认为阴道毛滴虫可吞噬精子或因感染分泌物增多影响精子活力,而导致男性不孕症。
(一)女性毛滴虫病感染后的潜伏期一般为4~7d,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以黄白色或黄绿色泡沫状分泌物最为典型,带有臭味,严重时带有血性;外阴阴道瘙痒也是主要的症状,并可伴有刺痒感、烧灼感、蚁走感,常不自觉搔抓,外阴呈潮红、水肿和有抓痕,性交时有疼痛感。累及尿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和血尿。阴道检查见宫颈和阴道粘膜红肿,有斑点状出血和草莓状突起,偶尔严重时上行感染可致膀胱炎、肾盂炎等。
(二)男性毛滴虫感染男性患者表现轻微,可有程度不同的尿道刺痒和不适感,排尿时加重,可出现排尿困难、尿道潮红。
应及时治疗无症状的带虫者和病人以减少和控制传染源。对父夫妻或性伴侣,双方应同时进行治疗方可根治。临床上常用的首选口服药物为甲硝咪唑(灭滴灵)。局部治疗可用地滴维净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阴道。(一)全身疗法
1.甲硝唑片200mg,口服,每日3次,连服7~10d为一疗程。甲硝唑可抑制菌体蛋白合成和细胞增殖,是治疗毛滴虫病十分有效而安全的药物,严重时在口服的同时可阴道给药,每晚200mg栓剂置入阴道深处。副作用有恶心、腹泻、头痛、眩晕等,妊娠头三个月避免使用,用甲硝唑时忌饮酒。
2.曲古霉素5~10万u,口服,每日4次,连服5~7d,该药对同时有霉菌或阿米巴感染有效。
(二)局部疗法
1.酸性环境可抑制毛滴虫生长繁殖,可使用1%乳酸或0.5%醋酸溶液冲洗阴道,每日1~2次。
注意个人卫生与经期卫生。不使用公用泳衣裤和浴具。在公共浴室,提倡使用淋浴。慎用公共马桶。不互穿内衣裤,不使用公共的浴盆、浴巾和马桶等,不搞婚外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