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小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spherocytosis,HS)是一种先天性红细胞膜骨架蛋白异常引起的遗传性溶血病。其主要特点是外周血中见到较多小球形红细胞。临床上以贫血、黄疸、脾肿大、血液中球形红细胞增多、病程呈慢性贫血经过并伴有溶血反复急性发作为主要特征。现已明确,HS 是一种红细胞膜蛋白基因异常引起的遗传性疾病。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本病溶血的主要原因是先天性红细胞膜蛋白基因突变导致的红细胞膜异常。HS 的分子遗传学异常主要包括锚蛋白和膜收缩蛋白联合缺乏、带3 蛋白缺乏、单纯膜收缩蛋白部分缺乏和4.2 蛋白缺乏,以锚蛋白和膜收缩蛋白联合缺乏最常见。上述膜蛋白异常可导致膜骨架与膜之间的垂直方向相互作用减弱,从而使膜脂质双层变得不稳定,部分脂质以出芽形式形成囊泡而丢失,红细胞膜表面积减少,最终使红细胞形成小球形。另外,HS 红细胞(特别是经过脾脏的红细胞)都有一定程度的脱水和对单价离子通透性异常,这可能也与膜骨架缺陷有关。

临床表现有显著异质性。起病年龄和病情轻重差异很大,HS 多见于幼儿或儿童期,从无症状到危及生命的贫血,重者于新生儿或婴儿期起病。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70 例中,5 岁以内发病139 例,占82%,其中一半在1 岁以内发病。不同家族之间,临床表现的轻重可有很大差别,同一家族的不同患者,病情轻重常较一致。根据临床表现,可将HS 分为4 型:无症状携带者、轻型HS、典型HS 和重型HS。多数患儿为显性遗传,临床表现为轻中度贫血;极少数患儿为隐性遗传的纯合子或等位基因都发生突变,临床表现为重型HS。贫血、黄疸和肝脾肿大是HS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三者或同时存在,或单独发生。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70 例HS 中,贫血169 例(99%),黄疸133 例(78%),肝大155 例(91%),脾大168 例(99%),构成本病的四大表现。大多数HS 有轻中度贫血、中度脾肿大和间歇性黄疸。少数(约25%)HS 症状轻微,虽然有溶血,但由于骨髓红系代偿性增生,一般无贫血,无或仅有轻微黄疸,无或有轻度脾肿大。这类病人只在进行家族调查或某种诱因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重时才被发现。最常见的诱因是感染,剧烈体力活动也可加重溶血。极少数HS 可发生危及生命的溶血,需要定期输血,生长发育也可受到影响。长期明显贫血者,由于骨髓增生、骨髓腔变宽,使额骨和颞骨突起。新生儿期起病者,黄疸的发生率约50%,常于出生后48h 内出现,并可因高胆红素血症而发生胆红素脑病。新生儿期后,黄疸大多很轻,呈间歇性发作,劳累、感染均可诱发或加重黄疸。
血红蛋白<70g/L 时,应适当输注红细胞,以改善贫血。脾切除是治疗本症的根本办法,凡确诊者都应进行脾切除术治疗。极轻症患者,可将手术时间推迟,并追踪观察病情变化,以决定是否需行手术。年幼儿因免疫功能尚未完善,术后患暴发性感染,特别是肺炎双球菌、大肠埃希杆菌的感染机会较多,因此小儿手术年龄以5 岁以上为宜。对重症患儿,如频繁发作溶血或再障危象,手术年龄亦可适当提前,但应禁忌在1 岁以内进行。小年龄手术者术后应以苄星青霉素(长效青霉素)注射半年到1 年。脾切除后红细胞膜缺陷和球形红细胞依然存在,但由于除去了主要破坏血细胞的场所,红细胞寿命得以延长,使贫血获得纠正,黄疸迅速消退。脾切除术过程中应注意寻找副脾,特别注意脾门、脾韧带、大网膜等好发部位。如有副脾,应一并切除。为了降低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国外正尝试改进手术方式(包括进行部分脾切除术),但疗效及优越性有待进一步确定。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和骨髓移植治疗HS 尚在研究中。如发生贫血危象,应予输血、补液和控制感染。本病在溶血过程中,对叶酸的需要量增加,应注意补充。新生儿期发病者,主要针对高胆红素血症进行治疗。
预后:在新生儿或婴儿期起病者,因溶血危象发作较频,其预后较差,可因严重贫血并发心力衰竭而死亡。起病较晚者因慢性贫血可致发育迟缓。轻症或无症状者不影响生长发育,预后一般较好。极少数可以死于贫血危象或脾切除后并发症。预防:本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预防措施同遗传性疾病,预防应从孕前贯穿至产前。婚前体检在预防出生缺陷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作用大小取决于检查项目和内容,主要包括血清学检查(如乙肝病毒、梅毒螺旋体、艾滋病病毒)、生殖系统检查(如筛查宫颈炎症)、普通体检(如血压、心电图)以及询问疾病家族史、个人既往病史等,做好遗传病咨询工作。孕妇尽可能避免危害因素,包括远离烟雾、酒精、药物、辐射、农药、噪音、挥发性有害气体、有毒有害重金属等。在妊娠期产前保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系统的出生缺陷筛查,包括定期的超声检查、血清学筛查等,必要时还要进行染色体检查。一旦出现异常结果,需要明确是否可治疗,预后如何等等。采取切实可行的诊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