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羊痘

本症又称为传染性脓疱性皮病、传染性深脓疱疹、感染性唇部皮炎。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本症系由羊痘病毒所致。这是一种乙醚敏感的DNA病毒,在电镜下呈圆柱形,末端凸出,中央有致密的DNA核心和一宽阔的、层板状衣壳。其大小为200×300nm,能在人羊膜细胞和原始恒河猴肾细胞培养上生长。此病毒主要侵犯羊,人是由于直接接触病羊污染的物质而被感染,故多见于牧羊人、兽医及屠宰人员等。尚未见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染的报道。传染后有终生免疫力。

潜伏期5~6d。其临床表现与挤奶人结节很相似,亦经过六期。初起为红色或紫红色的小丘疹,单个或数个,质地坚硬,后扩大成为扁平出血性脓疱或水疱,大小为3~5cm,中心可有脐凹和结痂,痂周有较特殊的灰白色或紫色晕,其外再绕以红晕,以后变成乳头瘤样结节,最后变平、干燥、结痂而自愈。病程约6周。损害多发生于手指、前臂及面部等暴露部位,局部淋巴结肿大,无全身症状或仅有微热,有些病人在发病后2周时,于躯干部可发生一过性斑丘疹,亦可在四肢伸侧出现多形红斑型皮疹。
主要是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