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时期,眼球的发生和发育经过眼泡、眼杯和胚裂闭合几个时期。当胚胎发育至3.2mm 长时(3 周),前脑两侧隆起,形成眼泡。至胚胎4.5mm 长,眼泡远端和下方向内凹陷,形成眼杯。眼杯下方的裂口名胚裂,中胚叶组织经过此裂进入胚胎眼内。胚胎发育至12mm(5 周)时胚裂开始闭合,至胚胎17mm 闭合完全。眼杯周围的中胚叶组织形成脉络膜和巩膜等。如胚裂未能按时闭合,眼杯成分经过中胚叶相应之裂口向眼外增长,便形成了眼眶囊肿。囊肿是不成熟的视网膜经眼球壁缺失向外疝出的球形肿物,与小眼球是一体的。
小眼球和囊肿发生于胚胎时期,出生后或婴儿期即被父母发现。多发生于一侧眼,约1/3 为双眼。初时眼窝塌陷,睑裂小,结膜囊内可见小眼球;或由于眼球太小,被结膜遮盖,眼球不能发现,用眼钩拉开结膜,可在锥形结膜囊顶端找到黑灰色角膜和眼球。随着年龄增长。囊肿逐渐肿大,下睑向前隆起,青蓝色,可扪及软性肿物。小眼球向上移位,下部结膜也呈青蓝色隆起,或自睑裂突出。肿物内有澄清的液体,在下睑和结膜表面照光,整个囊肿透亮。一般情况囊肿位于眼球以下,下睑之后。约有6%病例囊肿位于眼球上方,这是由于囊肿自下绕至眼球以上,或非典型的胚裂位于上方。偶见小眼球与囊肿无明显联系,只有病理组织学检查才能证实二者的密切关系。
反复抽吸囊液,或以硬化剂冲洗后加压包扎,使囊腔闭合。因常伴有结膜囊狭窄,手术治疗往往必要。摘除小眼球及囊肿,结膜囊狭窄成形。如眼球发育程度较高,仍保持一定视力,或有较好的外观,也可单纯摘除囊肿,修补眼球裂孔,保留眼球及视功能;保持正常眶内压,使眼眶得到正常发育。若眼球大小,无恢复视力可能者,可将其同囊肿一起摘除,同时安放义眼座,为随后安装义眼做准备。
预后:预后不良,与先天性异常程度有关。
预防:注意做好产前检查和诊断,提高优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