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小儿比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以后脱位多见,出生时即存在,女多于男,约6:1,左侧比右侧多一倍,双侧者较少。主要由于髋臼、股骨头、关节囊、韧带和附近肌肉先天性发育不良或异常,导致关节松驰,半脱位或脱位,此外,胎儿在子宫内位置不正常,髋关节过度屈曲,也易致本病,另外遗传因素不也较明显。 调早期治疗,婴幼儿期治疗最佳,年龄越大效果越差,一般认为2-3岁后治疗,即使非常成功,致35岁后将发生髋关节痛,因此强调新生儿普查,及时诊治获得痊愈。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先天性。

两侧腹股沟及臀皱襞不对称,髋外展受限,会阴部增宽,双侧脱位时更为明显, 髋关节活动少,活动时受限,蹬踩力量较健侧弱,常处于屈曲位,不能伸直,肢体短缩,跛行,步态不稳。
1.根据病变程度及年龄决定处理方式,争取尽早而又不间断的治疗,早期手法复位或牵引后复位,如有困难,应考虑手术开放复位。
2.6个月以内婴儿行经皮内收肌切断,然后采取髋外展即可复位,并使用外展尿枕、夹板或支具保持外展位9~12个月。应注意髋关节屈曲90°、外展外旋不超过60°。
3.稍长幼儿宜全麻下手法复位、蛙式石膏固定,3个月更换一次,可逐渐改为下肢外展内旋位固定。如效果良好,可改用外展支具维持位置。
4.非手术疗法失败或3岁以上小儿可考虑手术,手术包括开放复位、髂骨截骨术(Salter截骨术、Pemberten截骨术、Chiari内移截骨术等),并根据前倾角改变同时或分期作股骨旋转截骨。
5.4~8岁儿童应常规进行软组织松解和骨牵引术,将股骨头拉至髋臼水平再切开复位及行上述截骨术稳定关节或行髋臼加盖、Steele三联截骨。
6.对年龄大不能复位,因髋部不稳,可作股骨粗隆下截骨术。晚期病例发生严重的骨关节炎,疼痛跛行明显时,可作全髋关节置换。
无特殊预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