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学者认为臀位、异常分娩、产伤导致胸锁乳突肌血肿机化,萎缩、坏死瘢痕形成,此外还有子宫内、外感染、遗传及动静脉栓塞而致肌肉坏死等。
婴儿出生后,一侧胸锁乳突肌即有肿块,不易辨认,生后10天至2周肿块变硬、不活动,呈梭形,5至8个月逐渐消退,胸锁乳突肌纤维兴萎缩,变短、呈条索状,牵拉枕部偏向患侧,下颌转向健侧肩部,面部健侧饱满,患侧变小,眼睛不在一个水平线,严重者导致颈椎侧凸畸形。
早发现,早治疗,效果显著。晚期斜颈畸形可以手术矫正,合并其他组织异常(如面部畸形、颈椎侧凸)难于恢复正常。
1、手法矫正治疗 初生确诊后,由母亲轻柔按摩热敷,适度向健侧牵拉头部,睡眠时可用沙枕固定,随着患儿生长,母亲手法扳正力度增加,枕部旋向健侧,下颏向患侧,每日数次扳正,坚持不懈,多数可获满意疗效。
2、手术疗法 适合1岁以上患儿,一般采用锁骨近端上一横指处,作横切口,对1―4岁患儿,病情轻者,仅切断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及胸骨头,术后应用沙袋矫正,拆线后教育患儿下颏向患侧,枕向健侧旋转,对4岁以上,畸形严重者,切除该肌锁骨及胸骨头2cm,偶尔还有软组织挛缩,须由乳突沿胸锁乳突肌切口,切除所有紧张的软组织,直至该肌完全松,缝合伤口,头放矫正位,头颈胸石膏固定3―4周,术中勿损伤膈神经,颈外静脉、颈总动脉个颈内静脉。
避免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