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新生儿破伤风

新生儿破伤风(tetanus of newborn)是由破伤风厌氧芽孢梭菌由脐部侵入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常在生后7 天左右发病,临床上以全身骨骼肌的强直性痉挛、牙关紧闭为特征,故有“脐风”“七日风”“锁口风”之称。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破伤风梭状杆菌为革兰阳性厌氧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尘埃和人畜粪便中。其芽孢抵抗力极强,在无阳光照射的土壤中可几十年不死,能耐煮沸60min、干热150℃ 1h、5%苯酚10~15h,需高压消毒,用碘酒等含碘的消毒剂或双氧乙烷、气体消毒剂环氧乙炔才能将其杀灭。感染方式常为用未消毒的剪刀、线绳来断脐、结扎脐带;接生者的手或包盖脐带残端的棉花纱布未严格消毒时,破伤风梭菌即可由此侵入。新生儿破伤风偶可发生于预防接种消毒不严之后。伤风杆菌不是组织侵袭性细菌,仅通过破伤风痉挛毒素致病;破伤风毒素是已知毒素中排位第2 的毒素,仅次于肉毒毒素,其致死量约10~6mg/kg。

潜伏期大多4~8 天(3~l4 天)。潜伏期与出现症状到首次抽搐的时间越短,预后越差。一般以哭吵不安起病,患儿想吃,但口张不大,吸吮困难。随后牙关紧闭,眉举额皱,口角上牵,出现“苦笑”面容,双拳紧握,上肢过度屈曲,下肢伸直,成角弓反张状。强直性痉挛阵阵发作,间歇期肌肉收缩仍继续存在,轻微刺激(声、光、轻触、饮水、轻刺等)常诱发痉挛发作。呼吸肌与喉肌痉挛引起呼吸困难、青紫、窒息;咽肌痉挛使唾液充满口腔;膀胱及直肠括约肌痉挛可导致尿潴留和便秘。患儿神志清醒,早期多不发热,以后体温升高可因全身肌肉反复强直痉挛引起,亦可因肺炎等继发感染所致。经及时处理能度过痉挛期者,其发作逐渐减少、减轻,数周后痊愈。否则因越发越频、缺氧窒息或继发感染而死亡。
1.一般治疗(1)护理:保持室内安静、避光,减少刺激,避免扰动,必须的操作如测体温、翻身等尽量集中同时进行。及时清除痰液,可采用气管插管冲洗吸痰法,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口腔、皮肤清洁。(2)保证营养和水分供给:后期可鼻饲乳品,如痉挛频繁不能鼻饲,可用静脉营养。(3)给氧:有缺氧及青紫时给氧,如窒息、呼吸衰竭者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气管切开在新生儿一般不如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安全。有脑水肿应用甘露醇等脱水剂。2.控制痉挛 是治疗本病的成败关键。(1)安定:有松弛肌肉及抗惊厥作用,每次0.2~0.3mg/kg,缓慢静注,每4~6 小时1 次,若止痉效果不佳,可逐渐增加至每次1mg/kg,痉挛好转后再鼻饲给药,可每次0.5~1mg/kg,必要时还可加大剂量,口服安定的半衰期长达10 余小时至3 天。(2)苯巴比妥(鲁米那):负荷量10~20mg/kg,静脉或肌内注射,12h 后维持量5mg/(kg?d)。(3)氯丙嗪:每次0.5~1mg/kg,稀释后静滴,每6~8 小时可重复1 次。但剂量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可出现软瘫或体温下降,故不宜多用。(4)水合氯醛:止痉作用快,作为痉挛发作时临时性增加药物。常用10%溶液每次0.5ml/kg,灌肠或鼻饲注入。(5)副醛:止痉效果快而安全,但主要由肺排出刺激呼吸道黏膜,有肺炎时不宜采用。多为临时使用一次,每次0.1~0.2ml/kg(稀释成5%溶液)静注或每次0.2~0.3ml/kg 肌注或灌肠。(6)泮库溴铵:神经肌肉阻滞药或肌松药,每次0.05~1mg/kg,静脉注射,每2~3 小时1 次,对重症患儿在使用人工呼吸机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一般认为,大剂量地西泮(安定)和苯巴比妥(鲁米那)交替鼻饲,止痉效果确切,可作为新生儿破伤风止痉的首选搭配,临时可增加水合氯醛或副醛,以上治疗无效时,可给予普鲁卡因6~8mg/(kg?d),稀释后缓慢静脉滴入。3.破伤风抗毒素 破伤风抗毒素的应用只能中和尚未与神经组织结合的毒素。精制破伤风抗毒素(TAT)1 万~2 万U 肌注或静脉注射,用前需做皮试。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不会产生血清病等过敏反应,其血浓度较高,半衰期长达24 天,故更理想,但其价格昂贵不易获得,新生儿肌注500~1500U 即可。4.抗生素 青霉素能杀灭破伤风梭菌,10 万~20 万U/(kg?d),每天分2次,疗程10 天左右。甲硝唑首剂15mg/kg,然后15mg/(kg?d)或30mg/(kg?d),分2 次静滴,1 个疗程7 天,有报告其疗效略优于青霉素。5.脐部处理 用氧化消毒剂(3%过氧化氢或1:4000 高锰酸钾溶液)清洗脐部,再涂以碘酒,以消灭残余破伤风梭菌。
预后:新生儿破伤风是严重威胁新生儿健康乃至生命的传染性疾病,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新生儿破伤风是造成婴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患儿可由于缺氧、窒息、继发感染而死亡。严重缺氧可致脑细胞缺氧坏死,存活者智力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判断本病的严重程度,主要根据以下各点:1.潜伏期的长短 潜伏期短,说明细菌的毒力强,产生的毒素多,故病情重。潜伏期短于6 天者,预后多较严重;有资料表明,潜伏期短于6 天者,其病死率为44.4%(11/25),而潜伏期长于6 天者,病死率仅为20%(4/20),一般认为,潜伏期长于10 天者,大多数能够治愈。2.抽搐发生的时限 指开始发病至抽搐的时限。这个时限越短,病情越重,时限在24h 内与长于24h,其病死率有显著性差异。3.抽搐的频率及程度 这是判断严重性最主要的指标。抽搐越频,每次抽搐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4.呼吸窘迫及发绀 严重破伤风病人,除频发抽搐外,往往有呼吸窘迫及发绀反复出现。产生呼吸窘迫及发绀的原因,大概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呼吸肌及腹壁肌痉挛、喉肌痉挛、胃内容物反流阻塞呼吸道、喉头分泌物过多、严重抽搐引起脑缺氧、过量的镇静药抑制呼吸中枢和肺部感染等。呼吸窘迫与抽搐互为因果,在严重病例,二者成为恶性循环,故有此症状者多属严重病例。5.发热的高低 有高热者,除合并感染外,还与严重抽搐或反复窒息有关。故有高热者,亦属严重病例。6.有无并发症 严重病例多有并发症存在。特别是肺部感染,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应积极抢救。虽然新生儿破伤风病死率很高,但掌握治疗原则,采用综合疗法,如能度过危险期(起病后10 天左右),则大多数病例可以治愈。由于本病的自限性,破伤风毒素与神经细胞的结合是暂时的,可以恢复的,因此可望痊愈而不致产生后遗症。完全恢复需2~3 个月。预防:新生儿破伤风是威胁新生儿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一旦感染,治疗比较困难,但新生儿破伤风完全可以进行有效的预防。新生儿对破伤风杆菌普遍易感,所以应:1.新法接生 大力推广新法接生。应将剪刀用火烧红、冷却后或用2%碘酒涂剪刀待干后断脐,线绳也应用2%碘酒消毒后结扎脐带,并多留脐带残端数厘米,争取在24h 内脐带按严密消毒方法重新处理。剪去残留脐带的远端再重新结扎。2.紧急情况 如遇紧急情况,除脐带处理要严密消毒外,同时:(1)青霉素:肌注青霉素3~4 天。(2)破伤风抗毒素:肌注破伤风抗毒素1500~3000U。(3)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肌注入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75~250U。3.孕妇肌注破伤风类毒素 因母体抗体和新生儿抗体呈正相关。抗体血清中破伤风抗毒素水平在0.01U/ml 时,可以有效地保护机体免于破伤风感染。对不能保证无菌接生的孕妇,于妊娠晚期可注射2 次破伤风类毒素0.5ml,相隔1 个月,第2 次至少在产前2 周(最好1 个月时)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