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肺发育不成熟,缺乏由Ⅱ型肺泡细胞产生的PS 所造成,PS 的80%以上由磷脂(PL)组成,在胎龄20~24 周时出现,35 周后迅速增加,故本病多见于早产儿,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PS 缺乏的原因有:1.早产 小于35 周的早产儿Ⅱ型细胞发育未成熟,PS 生成不足。2.抑制PS 的合成 缺氧、酸中毒、低温等均能抑制早产儿生后PS 的合成。3.糖尿病孕妇的胎儿 其胎儿胰岛细胞增生,而胰岛素具有拮抗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延迟胎肺成熟。4.剖宫产 因其缺乏正常子宫收缩,刺激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促进肺成熟,PS 相对较少。5.通气失常 可影响PS 的合成。6.肺部感染 Ⅱ型细胞遭破坏,PS 产量减少。
1.病史(1)早产:患儿几乎都是早产儿,尤其在胎龄小于32 周、出生体重低于2000g的早产儿,足月儿仅约5%。(2)产母病史:常示贫血、产前子宫出血、剖宫产、臀位产和多胎儿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糖尿病。2.呼吸困难表现 出生时有分娩异常,或出生时心跳、呼吸亦可完全正常。一般出生后立即开始或在6h 内逐渐出现呼吸困难,如呼吸频率加快,>60 次/min,或呼吸浅弱,鼻翼扇动,呼气呻吟,锁骨上肋间和胸骨下吸气性凹陷(三凹征),青紫,这类症状进行性加重,胸腹呼吸动作不协调,呼吸由快转慢、不规则,并可发生呼吸暂停。3.体温 体温不稳定,往往不升。4.转归 如果持续低氧血症和酸中毒不能纠正,患儿可以并发肺动脉高压、呼吸衰竭与心力衰竭。经急救后呼吸可好转,但过后又复发,常呈原发性发作,程度渐次加重,持续时间延长,发作间隔缩短。死亡多发生在出生后48~72h,尤其多见于出生体重低于1500g 的早产儿。经辅助或强制通气的患儿在3~5 天后,随内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增多,症状会好转,表现为自限性恢复的特点,病程如能超过72h,则多数患儿能逐渐康复。
1.一般治疗(1)加强监护:注意保暖,保证体温在36~37℃,暖箱相对湿度50%左右。用监护仪监测体温、呼吸、心率,经皮测PaO2、PaCO2 和pH。(2)保持呼吸道通畅:经常清除咽部黏液,保持呼吸道通畅。(3)支持治疗:保证营养和液体入量,不能哺乳者用1/5 张含钠液60~80ml/(kg?d),第2 天以后100~120ml/(kg?d),静脉滴注。使用人工呼吸机者,如果吸入气中水蒸气已饱和,补液量应减少为50~60ml/(kg?d)。(4)氧疗:吸氧和机械呼吸使PaO2 维持在6.7~9.3kPa(50~70mmHg),PaO2过高可导致早产儿视网膜病(ROP)而失明。吸入氧度(FiO2)>0.6,超过24h 对肺有一定毒性,可导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慢性肺部疾病)。2.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疗法 表面活性物质(PS)有天然、人工合成和混合制剂三种。由羊水、牛肺、猪肺或羊肺洗液中提取的天然制剂疗效较人工合成者为好,混合制剂系在天然制剂中加少量人工合成的二棕榈卵磷脂和磷脂甘油。一般将表面活性物质(PS)制剂每次100~200mg/kg,混悬于4ml 生理盐水中,尽早由气管导管分别滴入四个不同体位(仰卧、右、左侧卧,再仰卧),分别用面罩气囊复苏器加压呼吸1~2min,使PS 在两侧肺内均匀分布,用药后1~2h 可见症状好转,隔12h 重复同剂量。生后2 天内多次(2~3 次)治疗的治愈率可提高到90%以上,生后正常呼吸前就给PS 可起预防作用。3.对症治疗(1)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酸中毒时首选5%碳酸氢钠每次3~5ml/kg,或根据测定的BE 和CO2-CP 计算:BE×体重(kg)×0.3=Na+HCO3mmol/L,但一天量不超过6~8mmol/kg。高血钠时用3.64%萨姆(氨丁三醇,THAM) 2~3ml/次,静脉注射。高血钾时用25%葡萄糖50mg/kg,并按每3~4g 葡萄糖加1U 胰岛素,静脉滴注。(2)控制心力衰竭:用洋地黄快速制剂,如毒毛花苷K(毒毛旋花子甙K )0.01mg/(kg?次),或毛花苷C(西地兰)每次0.015mg/kg,缓慢静脉注射。动脉导管重新开放者可试用吲哚美辛(消炎痛)每次0.02mg/kg,共用3 次,每剂间隔12h;小于2 天者,后2 剂的剂量减半。(3)严重缺氧:严重缺氧出现抽搐时,用20%甘露醇每次5ml/kg,静脉注射。(4)呼吸衰竭:呼吸衰竭时及时用洛贝林(山梗菜硷)或尼可刹米(可拉明)。(5)抽搐:烦躁和抽搐用地西泮(安定)每次0.2~0.3mg/kg,静脉注射;或苯巴比妥每次5~7mg/kg,肌内注射。(6)关闭动脉导管:在使用呼吸机时或治疗后恢复期,由于肺小动脉痉挛解除,肺动脉压力降低至低于主动脉压力,可出现由左向右分流,分流量大时可导致心衰及肺水肿,尤其是在体重<1500g 者。可用吲哚美辛(消炎痛)静滴以关闭动脉导管:出生体重<1250g 者每剂0.1mg/kg,>7 天者则0.2mg/kg,12h 及36h后再各用1 次;本药口服效果差,如经心导管直接滴入动脉导管口,则疗效更佳。用药无效时应考虑介入治疗或手术结扎。4.预防和控制感染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选用有效抗生素。一般用青霉素20 万~25 万U/(kg?d)。
预后:病死率很高,早期应用加压辅助通气者大多可以存活。存活72h 以上者如无严重并发症,患儿常可产生足够的表面活性物质,使病情逐渐好转。以机械通气和呼吸机治疗为主的呼吸治疗和危重监护技术,已经能够使90%以上的RDSN患儿存活,但并发脑室出血者预后恶劣。预防:1.卵磷脂/鞘磷脂比(L/S) 羊水中L/S 比值<1,胎儿发生RDSN 危险性可以100%;L/S>2,发生RDSN 的危险性<1%。同一胎龄小儿的L/S 可以变化很大,因此单纯用L/S 不能判断是否发生RDSN,但可以作为预防的指征。2.做好孕妇保健 防止早产,及早治疗糖尿病孕妇,剖宫产尽可能推迟到分娩发作后施行。对可能早产、羊水振荡试验阴性、L/S<2 或PG>20mg/L 的孕妇,如无严重高血压或感染者,可在分娩前1~7 天口服倍他米松0.5mg 或地塞米松0.75mg,均3 次/d,共2 天;或静注氢化可的松100mg,每12 小时1 次,共4次。3.应用表面活性物质 对可能发生本病的早产儿,尤其是气管内抽吸物无PG或胃液振荡试验阴性者可滴入1 次表面活性物质150mg/kg,12h 后可再滴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