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多见于严重的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或先天性心脏病伴有心房扩大,如房间隔缺损、爱勃斯坦(Ebstein)畸形等。预激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洋地黄中毒也可出现心房颤动。
1.症状体征 主要症状为心悸、气急和胸闷,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或休克。主要体征有第1 心音强弱不一,心律绝对不整齐,脉搏脱漏。房颤易合并心耳及心房附壁血栓。2.临床分类 临床上房颤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及持久性房颤。(1)阵发性房颤:房颤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天,可自行恢复窦性心律。(2)持续性房颤:房颤发作呈持续状态,如无治疗,不能自行恢复窦性心律。(3)持久性房颤:房颤持续发作,各种临床治疗均不能恢复窦性心律。病儿自觉心悸、气短、胸闷、头晕,心跳不规则,心室率较快时,症状更为明显,常引起心力衰竭。体检可发现心律完全不规则,心音强弱也时有变异,原有心脏杂音也可减弱或消失,心室率每分钟100~150 次。由于心律不规则,每次心室收缩心搏量均有显著差别,其中部分心搏血量甚少,以致桡动脉扪不到,故脉搏强弱不一,且脉搏次数较心率少,有脉搏短绌现象。心率愈快,脉搏短绌愈大。心脏病并发心房颤动,一般预示病情较重,特别心室率快时易导致心力衰竭。
心室率快或伴有心力衰竭者均应用洋地黄治疗。洋地黄治疗的目的为减慢心室率并控制心力衰竭,少数可恢复窦性心律。必须纠正心律时,可在继续使用洋地黄维持量的情况下,加用奎尼丁纠正心律,纠正心律后,奎尼丁维持量至少要用6 个月。应用普罗帕酮(心律平),氟卡尼,胺碘酮(乙胺碘呋酮)也可转复为窦性心律。如上述方法无效,可采用同步直流电击转复治疗,电击复律效果较好,但仍需用奎尼丁维持量以防复发。1.病因治疗。2.房颤的复律 房颤的复律有药物复律、电复律、射频导管消融及外科手术。(1)药物复律及预防复发:对于新近发生的房颤(48h 内)药物转律有效。①ⅠA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一般选用奎尼丁,但可引起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②ⅠC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可选普罗帕酮,但在心功能不全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情况下慎用。③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β 受体阻滞药与地高辛联合应用,有可能使房颤转律。④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能有效地转复其他药物无效的房颤,亦能预防电击复律后房颤的复发。⑤索他洛尔:是一种具有Ⅱ类和Ⅲ类抗心律失常作用的药物。(2)电击复律:①适应证:房颤病史较短(不超过1 年);有明显症状的房颤病人;房颤伴药物不能控制的心力衰竭或较快的心室率;心脏病手术后3 个月以上;房颤引起周围动脉或肺动脉栓塞;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已治愈仅遗留房颤。②电击能量:一般选择1~2J/kg。③电极板的大小:婴幼儿多采用直径为45mm 的电极板,儿童可用直径为80mm 的电极板。④并发症:栓塞、肺水肿、一过性低血压及吸入性肺炎。电复律前2~3 天停用洋地黄,电复律时给予地西泮(安定)镇静,如连续电击4 次仍无效,则不宜再用。电击复律后继续服用抗心律失常药以维持窦性心律。(3)射频导管消融术:目前主要采用线性消融,在心房内建立若干消融线,目的是分隔心房肌。对于局灶性阵发性房颤,可通过电刺激心房诱发房颤,诱发的房颤与临床发作的房颤一致,且该刺激部位所标测到的局部电位较体表心电图的P′波明显提前,即为房颤消融的靶点。(4)外科手术:主要有改良的心房迷宫术和左心房隔离术。3.控制心室率 对于伴有心力衰竭者,可用毛花苷C 或地高辛减慢心室率。如无效,可选用小剂量美托洛尔或维拉帕米静脉注射。4.抗凝治疗 可选用华法林、阿司匹林或肝素。
预后:取决于原发性心脏疾病的严重程度,亦随原发病的好转而好转。预防:积极预防先心病;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治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如各种胃肠疾患、甲状腺功能亢进、尿毒症、风湿热、川崎病、洋地黄药物中毒等引起的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