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眩晕

眩晕是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幻觉,是机体对空间定位和重力关系体查能力的障碍。人体在空间的平衡由视觉、本体感受器及前庭分析器的相互配合维持,而前庭系统起主导作用。
一般讲,上述3个系统中任何一个的器质性改变均可引起头晕,而只有前庭系统的外周部分,即前庭末梢感受器和前庭神经的病变才能引起旋转性眩晕。所谓旋转性眩晕指病人睁眼时感到外界物体沿一定的平面和方向旋转,闭目时感到自身沿同一平面与方向旋转。有人将非旋转性的摇晃感升降感、漂浮感、倾倒感也包括到眩晕的范畴内,就有无运动幻觉做为眩晕与头晕的根本区别。前庭分析器通过传导束与小脑、脊髓、植物神经系统、动眼系统等有着广泛的联系。
在静止情况下,两侧前庭感受器不断向同侧的前庭神经核对称地发送等值的神经冲动,通过一连串复杂的姿势反射,维持人体的平衡。前庭系统和其与中枢联系过程中的任何部位受生理性刺激,特别是病理性因素的影响,都可能使这种信息发送的两侧对称性或均衡性遭到破坏,其结果客观长将表现为平衡紊乱,主观感觉则为眩晕。对称性与均衡性的破坏可由一侧前庭系统受刺激,功能亢进或减退引起,也可因两侧受刺激的程度不同而发生。
可使前庭及其中枢联系功能发生紊乱的病变较多,如外伤、炎症、中毒、神经变性、肿瘤、供血障碍以及受周围组织牵拉压迫等。因此,眩晕只是诸多疾病的一个共有症状,而非独立的疾病实体。从眩晕考虑,将导致其发生的许多疾病的归类划分的意见尚不统一,临床上多按照病变所在的位置划分为周围性与中枢性眩晕两类。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可使前庭及其中枢联系功能发生紊乱的病变较多,如外伤、炎症、中毒、神经变性、肿瘤、供血障碍以及受周围组织牵拉压迫等。

1、周围性眩晕的一般特征:
(1)眩晕为突发性旋转性,持续时间短暂,可自然缓解或恢复,但常反复发作。
(2)眩晕程度较剧烈,伴波动性的耳鸣、耳聋,以及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等植物神经症状,而无一时障碍和其他神经系统症状。
(3)自发性眼震为旋转性或旋转水平性,Ⅰ-Ⅱ°,发病初期眼震向患侧,稍后转向健侧。各项前庭反应协调,眼震与眩晕的方向一致,倾倒与自示偏斜方向一致,前、后两者方向相反。自发反应与诱发反应以及植物神经反应的程度大体相仿。
(4)变温试验可出现前庭重振现象(一侧前庭功能减弱,稍加强刺激则反应正常),很少有优势偏向。
2、中枢性眩晕的一般特征:
(1)眩晕可为旋转性或非旋转性,持续时间较长(数天、数周或数月),程度不定,一般较轻,有时可进行性加重,与头和身体的位置变动无关。
(2)可无耳部症状,前庭其他症状也不一定齐全。植物神经反应的程度与眩晕不相协调。
(3)多伴有其他脑神经、大脑或小脑症状。眩晕发作时可有意识丧失。
(4)自发性眼震粗大,为垂直性或斜行性,也可为无快慢相的摆动性,持续久,程度不一,方向多变,甚至呈双相性。
(5)各种前庭反应有分离现象,自发与诱发反应不一致,可出现前庭减振现象(弱刺激引起强反应,强刺激引起的反应反而弱)。
(6)变温试验结果冷热反应分离,有向患侧的优势偏向。
对眩晕为主诉的病人,首要的任务是仔细收集病史,根据病史中的线索,在内科、神经精神科、骨科或眼科医师的协助下进行检查,共同寻找、确定其原发病。只有如此,才能有效的放矢的进行治疗。
无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