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小儿支气管扩张症

支气管扩张症系支气管因反复感染及分泌物阻塞或先天性发育缺陷等因素,造成管壁破坏、变形和扩张的一种慢性化脓性疾病。病变一般为不可逆性,进展较慢。约50%的成人患者,症状常起自小儿时期。主要表现为经常发热、咳嗽、多痰、甚至咯血。近年由于加强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防治,以及抗生素的及时应用,发病率已有所减少,症状也较过去为轻。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支气管扩张可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两大类:1.先天性支气管扩张 较少见,可因支气管软骨发育缺陷所致,见于婴儿;或由于气管支气管肌肉及弹力纤维发育缺陷引起巨大气管支气管(tracheobronchomegaly),见于年长儿。2.后天性支气管扩张 常见于麻疹、百日咳、毛细支气管炎及重症肺炎,尤以腺病毒21 型、7 型及3 型所致严重肺炎时较为多见。哮喘病亦系常见,由此类病因所致者多为双侧弥漫性支气管扩张。如果由于异物堵塞,支气管淋巴结结核或肿瘤压迫所致,以及支气管结核合并肺不张长期存在所致支气管扩张,多为局限性。支气管扩张和机体一些特异性的防御功能缺陷有关。主要包括体液免疫缺陷、局部免疫防御缺陷和免疫紊乱。其中,最多见于体液免疫缺陷的病人,如X 连锁的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IgG 亚类缺陷也为支气管扩张的病因之一。局部免疫防御缺陷,原发纤毛运动障碍的病人,由于纤毛运动不良,从而导致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减低和反复呼吸道感染,而引起支气管扩张。异物引起的气道梗阻可形成支气管扩张;遗传疾病如囊性纤维性变的呼吸道主要表现为鼻窦炎及支气管扩张。另外,良性或恶性肿瘤、肋骨的骨质增生压迫也可导致支气管扩张。

1.主要症状 为咳嗽、多痰,多见于清晨起床后或变换体位时,痰量或多或少,稠厚脓液,臭味不重。不规则的发热并非少见。病程日久者可见程度不同的咯血、贫血和营养不良。患者易患上、下呼吸道感染,往往反复患肺炎,甚至并发肺脓肿,常限于同一病变部位。2.胸部体征 与肺炎近似,但轻重悬殊,有时听诊毫无所得,但大多数在肺底可闻湿
除重视、新鲜空气、休息、营养之外,主要应消除炎症,充分引流,保持呼吸道通畅,分述如下。1.去除病因,排除支气管分泌物 对于各种原因造成气道梗阻者,应及时去除病因。过去认为支气管扩张是不可逆的,但有病例证实,即使已经形成支气管扩张,去除梗阻后,经抗感染、肺部理疗等充分保守治疗,扩张的支气管可能重新修复,肺内炎症也可消失,而不必手术。对于支气管分泌物的排出,可用顺位排痰法,对不同的病区采取不同的顺位姿势排痰,每天进行2次,每次20min。如果分泌物太稠,宜服碘化钾或吐根糖浆或化痰的中西药,或先用雾化吸入法湿化呼吸道然后顺位排痰、拍背吸痰,则痰液易于排出,这非常重要。北京儿童医院近年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排痰有良效。2.抗菌药物 在急性发作期宜用中西药物控制感染。治疗的关键在于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和介质释放。在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时,由于气管感染的细菌群通常和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相同,因此,针对肺炎链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有效的抗生素是第一选择,阿莫西林、磺胺三甲氧苄氨嘧啶、新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如克拉霉素、阿奇霉索、二代头孢菌素是合理的选择。疗程不定,至少7~10天。抗生素预防感染的用药原则是:抗生素低剂量、短疗程、窄谱,一旦产生耐药,及时换药,使用非口服途径。常用的抗生素为水剂青霉素,每天总量约100 万~300 万U 可由肌注或静点,疗程约2 周。也可加青霉素雾化,以20 万U 溶于10ml 蒸馏水中,在10min 内吸入,每天重复3~4 次,连续1~2 周。也可与链霉素合用。以后应根据细菌培养及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换用头孢菌素或其他抗菌药物。在施行外科疗法前后,也要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常用的中药清热、解毒剂为蒲公英、板蓝根。银花、连翘、鱼腥草、大青叶等,在缓解期,对虚弱患儿宜加用当归、黄芪、党参。3.人血丙种球蛋白 对于低人血丙种球蛋白血症的病人,人血丙种球蛋白替代治疗能够减少畸形的呼吸道细菌感染的发生,防止支气管扩张病变的进展。在X 连锁低人血丙种球蛋白血症和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的病人,确诊后早期使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替代治疗,使血中的IgG 水平大于5g/L,能够有效防止支气管扩张的形成。4.外科手术(1)切除病肺:为根本疗法,但必须重视术前的内科治疗,应用强有力的抗生素治疗和支气管扩张药治疗以减少细菌感染并促进分泌物引流,为手术做好准备。施行手术的适应证为:①经内科治疗9~12 个月以上仍然无效。②重症病例限于一个肺叶或一侧者。③反复咯血,不易控制,切除出血不能控制的气道部分。④病区屡次复发严重感染,且药物不易控制或可能有耐药微生物如曲霉菌生长的区域。⑤对顺位排痰不合作的患儿。⑥患儿的一般健康状况渐趋恶化。
预后:广泛应用抗菌药物后,肺部细菌感染较易控制,但如治疗不及时,仍可伴发肺脓肿、肺气肿,大量咯血,甚至转为败血症。局限性病变,远期预后好;而合并哮喘和双侧支气管扩张病变的病人,以及存在铜绿假单胞菌、真菌感染的病人,预后差。CT 显示的肺内病变的严重程度与病人治疗能否顺利密切相关,肺功能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对预测手术预后有帮助。预防:应认真随访肺炎患儿直至完全复原为止。及时治疗支气管淋巴结结核以及尽早取出支气管异物,都是预防支气管扩张的措施。营养不良及佝偻病患儿,应注意避免呼吸道感染,并做好麻疹和百日咳的自动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