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发病原因与上颈椎不稳症不尽相似,上颈椎不稳症的发病以先天性因素为主,而在下颈椎,后天性因素则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下颈椎不稳症的临床表现差别较大,从轻度的颈部不适到根性放射痛,甚至瘫痪等,此主要取决于颈椎不稳的程度、椎管矢状径大小的差异、受累椎节的高低、硬膜囊的矢状径及发病速度快慢等的不同,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有着明显的差别。因此,在X 线片上显示典型的颈椎不稳者,临床上可以毫无症状。而对于椎管明显狭小或是硬膜囊发育较大者,即便是少许的松动也可引起严重症状,甚至是脊髓或脊髓前中央动脉受压(或刺激),表现出神经症状。鉴于这一情况,对此类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必须全面考虑。现就其在临床上较多见的症状阐述于后。
1.颈部症状 主要表现为颈部窦椎神经的刺激症状,以颈部不适、僵硬感、活动不便及疼痛等较为多见。约有80%以上的患者感到头颈放在什么位置都不舒服。
2.根性症状 当不稳的椎节在椎节移位时引起根管狭窄时,则由于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而引起轻重不一的根性症状。
3.椎动脉供血不全症状 主要是位于横突孔内的第2 段椎动脉,因椎体间关节移位引起钩椎关节变位时受到刺激或压迫所致。
4.脊髓症状 主要是椎节移位后椎体边缘刺激或压迫脊髓前方或脊髓前中央动脉(或其分支沟动脉)所致。此组症状较少见,但后果严重,应引起注意。
1.对原发性者 先施以非手术疗法,包括牵引、颈围、理疗及其他疗法,并注意预防各种好发因素。对非手术疗法久治无效并已明显影响工作、生活者,则可酌情行手术治疗。一般施以椎体间界面内固定或植骨融合术即可,疗效均较好,作者曾施术多例,疗效满意,定期随访均获恢复正常生活状态。
2.对继发性者 视原发病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其中对属于颈椎病某一病理生理阶段者,仍应按颈椎病处理,包括手术疗法,一般均可在原发病得到治疗的同时使椎节得到稳定。
预后:单纯性或原发性椎节不稳者预后均佳;但继发性者,视其原发病而异,其中椎管矢状径明显狭窄者的预后较差。
预防:无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