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多单发,多发者罕见。单发者多见于男性,而发生于甲下的血管球瘤则以女性多见。据统计,单发者多发生于儿童,而甲下者平均发生于25岁左右,发生在上肢以外其它部位则平均为41岁。多发者发病较单发者为早。也有人统计发病平均年龄,26.3%发生于15岁以前。有些病例有家族史,提示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单发者通常为蓝红色结节,硬固或柔软,很难压缩。直径很少超过1cm,但偶见更大者。大多数在上肢,25%在甲下。甲下者则表现为蓝色斑状变色区。有时仅有严重压痛,而看不到其它变化。甲板上可发生纵行嵴。X线检查在指骨末端可见弧状凹陷。
肿瘤的特点是疼痛,在外伤及温度变化时,尤其是暴露于冷环境中,更为明显。可自然发生疼痛,可限于局部,严重者也可向近端放射。疼痛多为阵发性,每次发作可仅几分钟,但也有持续达3d者。患侧肢体可发生下列继发变化:斑状萎缩、肌肉萎缩、骨疏松及疼痛发作时肢体苍白。
多发者疼痛可有可无。数个乃至数十个。又可分为两型,即局限型与泛发型。局限型病人可在身体的某一部位发生数个结节,多数侵犯下肢,有些发生于上肢、躯干及面部。皮损与单发者表现相同,可在筋膜下或侵犯其下方骨骼。可伴有多汗、面部皮肤温度升高、血压增高,患肢骨发育障碍。
泛发型者皮损广泛散在于体表,可多达数百个,部分群集,但甲下很少。肿瘤可痛或不痛。有些病人可两型肿瘤同时具备。皮损为正常皮色或蓝红色扁平丘疹或圆顶状损害,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压之可全褪色或不完全褪色。其肿瘤的位置一般较深,可在皮下或筋膜下甚至累及骨骼。还可累及口腔和内脏。也有并发畸胎瘤者。
最好完全切除,切除不完全易复发。音频电疗有效,放射治疗不敏感,电凝固常可能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