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胸壁结核

胸壁结核是继发于肺或胸膜结核感染的肋骨壁软组织结核病变。多表现为结核性寒性脓肿或慢性脑壁窦道。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胸壁结核是常见的胸壁疾病,是指胸壁软组织、肋骨、肋软骨或胸骨的结核性病变,多继发于肺结核和胸膜结核,直接由原发肋骨或胸骨结核性骨髓炎而形成的极为少见。多表现为结核性寒性脓肿或慢性胸壁窦道。多发于青年或中年。

胸壁结核可见于各年龄阶段,但以青、中年,特别是20~40岁较为多见。一般有结核感染中毒反应,如低热、乏力、盗汗等,局部可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局部包块无红、肿、痛等表现,可有波动感,压痛不明显,继发感染时可出现上述症状。脓肿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可破溃,形成窦道或溃疡,长期不愈。
包括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
1.全身治疗早期、联合、适量、规则、全程应用抗结核药是基本的治疗原则。
2.局部治疗胸壁寒性脓肿若合并细菌感染时,宜早期切开引流后根据药敏选用抗生素。若无混合感染,不应切开引流,需无菌穿刺抽脓后局部注射抗结核药物,可用链霉素0.25~0.5g,每2~3天重复1次,局部加压包扎。
3.手术治疗寒性脓肿较大局部穿刺注入抗结核药物治疗无效,或胸壁组织破坏广泛或窦道溃烂已形成,可在正规抗结核治疗1个月后及原发病灶稳定、胸壁病变好转时进行手术,彻底清除病灶。手术治疗的原则要求彻底切除病变组织,包括受侵的肋骨、淋巴结、肋软骨、肌肉和有病变的胸膜等。有时胸壁结核病变可能通向胸膜或肺,因此术前应作好开胸准备。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后以无菌生理盐水清洗,用带蒂肌瓣充填残腔,并撒入青、链霉素粉剂预防感染。术毕加压包扎,防止血液聚积。必要时安放引流,24~48h后去除,再重新加压包扎。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6~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