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微小膜壳绦虫病

微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nana(V,Siebold,1852)Blanchard,1891]又称短膜壳绦虫,属膜壳科、膜壳属。Dujardin(1845)在鼠肠内首次检得该虫,不久Bilharz(1851)在埃及解剖一小孩尸体时第一次报告人体感染病例。Crassi(1887),CrassiandRovelli(1892)以虫卵直接感染鼠类获得各期发育的虫体,证明本虫发育无需中间宿主。直至Bacigalupo(192,1931,1932)在阿根廷进行一乐趣昆虫感染实试验后,始证实本虫亦可通过昆虫(鼠蚤和面粉甲虫)作为中间宿主。该虫寄生于人或鼠类的小肠,引起微小膜壳绦虫病。
形态:
1、成虫
该虫为小型绦虫,大小为5―8mm×0.5―1mm。平均长度为20mm极少超过40mm。头节呈球形,直径0.13―0.4mm。具有4个吸盘和一个可自由伸缩的顶突。顶突上有一个20―30个小钩排成一圈,颈节细长,链体由100―200个节片组成,最多者可达1000个节片。所有节片均宽大于长并由前向后逐渐增大。孕节最大,各节片生殖孔都位于虫体同一侧。成节有3个较大的椭圆型睾丸。作横线排列,贮精囊较发达,在阴茎囊内的部分称内贮精囊,在阴茎囊外的部分称外贮精囊。卵巢呈分叶状,位于节片中央;卵黄腺球形。在卵巢后方的腹面,孕节子宫呈袋状,充满虫卵并占据整个节片。
2、虫卵
椭圆形或圆形,约48―60μm×36―48μm。无色透明,卵壳很薄,胚膜较厚。胚膜两端略凸起并由该处各发出4―8根丝状物,亦称极丝弯曲地延伸在卵壳和胚膜之间,胚膜内含有一个六钩蚴。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微小膜壳绦虫的发育,既可以不经过中间宿主,也可以经过中间宿主两种不同方式而完成生活史。
1、直接感染和发育成虫寄生在鼠类或人的小肠内,脱落的孕节或虫卵随着宿主粪便排出体外,这些虫卵即具有感染性,若被另一宿主吞食,虫卵在其小肠内经消化液的作用孵出六钩蚴,然后钻入肠绒毛,约经4天发育为似囊尾蚴。6天后似囊尾蚴破肠绒毛回到肠腔,以头节吸盘固着在肠壁上,逐渐发育为成虫。成虫寿命仅数周。完成生活史在人体内需2―4周。在鼠体内约11―16天。若虫卵在宿主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亦可孵出六钩蚴,然后钻入肠绒毛经似囊尾蚴发育为成虫。即在同一宿主肠道内完成其整个生活史,称自体感染,病人可在该宿主肠道内不断繁殖,造成自体内重复感染。国内曾报道一患者经连续三次驱虫共排出成虫37982条。
2、经中间宿主发育印鼠客蚤、犬蚤、猫蚤和致痒蚤等多种蚤类幼虫和面粉甲虫和拟谷盗等可作为微小膜壳绦虫的中间宿主。虫卵可在昆虫血腔内发育为似囊尾蚴。鼠和人若食入此种昆虫,即可获得感染。
成虫除寄生于鼠和人体外,还可实验感染其他啮齿动物如旱獭、松鼠等;另外曾有报告在犬粪便中发现过微小膜壳绦虫卵。

在虫体附着部位,肠粘膜发生充血、水肿甚至坏死,有的可形成溃疡。人体感染数量较少时,一般无明显症状;感染严重者特别是儿童可出现胃肠道和神经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以及头痛、头晕、烦燥和失眠、甚至惊厥等。少数患者还可出现皮肤搔痒和荨麻疹等过敏症状。但也有个别含这感染很重却无们和临床表现。患者可出现血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粘度增加,同时也产生特异的IgM和IgC等。
除寄生于肠道外,微小膜壳绦虫还可侵犯其他组织,如曾有在胸部的肿块中检获成虫以及寄生阴道的报道。近年的研究发现,宿主的免疫状态对该虫的感染和发育过程影响大。由于使用类固醇激素治疗其他疾病时造成的免疫抑制,可引起似囊尾蚴的异常增生和播散。大多数重度感染者都曾有过使用免疫抑制剂的病史。所以在临床进行免疫抑制治疗前应先驱除该虫。
驱虫治疗可用吡喹酮15~25mg一次顿服,治愈率达90%以上;亦可使用阿苯哒唑等。
注意环境卫生,消灭鼠类;彻底治愈患者,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增加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