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卫氏并殖吸虫病

生活史与卫氏并殖吸虫相似。原先报道的第一中间宿主较杂较乱,经Davis1994年修正,将这些淡水螺类归属于圆口螺科、圆口螺亚科中的圆口螺族、洱海螺族及拟钉螺亚科。中的拟钉螺族、厚鳞螺族。这些小型及微型螺类,大多栖息于溪流较小、流速较缓的山沟中,附着于枯枝、落叶的下面,石块周围、苔藓之中。在作流行病学调查时要尽可能往上游水流缓处寻找。因其体型微小,甚至只及芝麻大小容,容易疏忽。第二中间宿主有锯齿华溪蟹、雅安溪蟹。河南华溪蟹、福建吗来溪蟹,角肢南海溪蟹、鼻肢石蟹和僧帽石蟹等。在红娘华(一种水生节肢动物)体内也发现此虫的囊蚴。多种动物、如蛙、鸟、鸡、鸭、鼠等可作为本虫转续宿主。终末宿为猫科、犬科、灵猫科多种家养或野生动物,如果子狸、猫、犬、豹猫等。人可能还不是本虫的适宜宿主。虫体在人体仍处于童虫阶段。但也有肺中发育至成熟并产卵的报道。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已有实验证明,大鼠、小鼠、豚鼠、蛙、鸡、鸟等多种动物可作为本虫转续宿主。人如果食入这些动物煮熟的肉,有可能感染本虫。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与卫氏并殖吸虫病相似。

本虫引起的幼虫移行症可分为两种类型:皮肤型与内脏型。皮肤型者主要表现为游走型贫富下包块或结节。常见于腹部、胸部、腰背部、也可见于四肢、臂部、腹股沟、头颈部、阴囊、腋窝等处。一般大小在1―3cm左右,也可大如鸡蛋或长条形,边缘不清,皮肤表面正常。包块间有时可扪及条索状纤维块。摘除切开包块可见隧道样虫穴,有时可见童虫,镜检可见嗜酸性粒细胞热肉芽肿、坏死渗出物及夏科雷登结晶等。内脏型幼虫移行症谁因侵犯器官不同而出现不同损害及表现。侵犯肺部时一般仅有咳嗽、痰中偶在血丝、痰中亦不易找到虫卵。胸腔积液较为多见,且量也较多。胸水中可见大量嗜酸细胞,近年来也屡有报道斯氏狸殖吸虫进入肺脏并发育成熟产卵。所引起的胸、肺部、症状和体征与卫氏并殖引起者基本相同。如侵犯肝、则出现肝痛、肝大、转氨酶升高百球蛋白比例倒置。r球蛋白升高等表现。如侵犯其他器官,可出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在出现局部症状的同时,往往伴有低热、乏力、食欲下降等全身症状。血象检查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加,有时高达80%以上。因并病损害器官不定,且同时有多个器官受损。临床误诊率相当高,应特别注意与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肺炎、肝炎等鉴别。
常用治疗药目前十月的吡喹酮,具有治疗高、毒性低、疗程短等优点。对于脑型或较重型肺吸虫必可能需要二个或更多疗程。
不生食或半生吃溪蟹、呲蛄及其子品,不生饮疫区水是预防本病人最有效方法。宣传教育是控制本病的最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