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退变性骶髂关节

在正常情况下,骶髂关节具有稳定的耳状关节面,在其周围又有坚强的韧带保护,一般外力不易致其发生损伤。但随着人体的成熟与老化,在躯体处于不良位置和肌肉处于不平衡的情况下,则易引起或加速骶髂关节的劳损。因此,在中老年人,由于韧带的松弛、关节面的错位,骶髂关节更易发生退变,尤其是在多产的、中年以后妇女。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在正常情况下,骶髂关节的关节面覆以透明软骨,有滑膜、关节间隙及滑液,活动相对较小。髂骨关节软骨面的厚度仅为骶骨关节软骨面的1/3,较小的一般性损伤即可引起骶髂关节炎。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尤以女性为多,主要表现为骶髂关节局部的疼痛及压痛,并随着神经末梢支的分布而向股骨大粗隆外侧及大腿上1/3 方向传导。双足站立时,由于健肢负重,患侧可呈松弛状态,表现为屈曲姿势。步行时,由于患侧骶髂部疼痛而使臀部呈下垂状,且有跛行。坐位时,其疼痛程度及下肢受限程度比站立时为轻。
特殊检查:
1.Piedallu 征 患者取坐位,检查者自后方观察其髂后上棘是不是在同一水平线上,一般情况下,患侧偏低;腰前屈时,则患侧位置升高程度超过健侧。
2.对抗性髋外展试验 阳性。
对退行性骶髂关节炎,一般采用保守治疗,通过卧床休息、穿弹性紧身三角裤、服消炎止痛药物、理疗、封闭等对症治疗,绝大多数可缓解。仅对个别严重的病例可考虑行骶髂关节融合术。
预后:一般经非手术治疗,症状多能缓解,无需手术。
预防:无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