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太田痣

1939年太田首先描述一种波及到巩膜及同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灰蓝色斑状损害,称之为眼上腭部褐青色痣。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本病发生于颜面一侧的上下眼睑、颧部及颞部,偶然发生于颜面的两侧。约有2/3的患者同侧巩膜蓝染。病损通常为斑状,在斑中偶然有结节的表现。颜色可为褐色、青灰、蓝、黑或紫色。一般褐色色素沉着呈斑状,或呈网状或地图状,而蓝色色素沉着较为弥漫。浅褐及深蓝两种颜色可能不一定同时出现,但此两种颜色最常见于眼部,如巩膜为蓝色,而结膜为褐色。病损广泛可波及到眼睑、睑结合膜、巩膜、颊、额、头皮、鼻翼及耳。上腭及颊粘膜也可受累。分布通常限于三叉神经第一、二支所支配的区域。偶有色素斑发生于躯干。
三岛(1961)提出如下之分类:
(一)轻型
1.轻眼眶型淡褐色,限于上下眼睑。
2.轻颧骨型淡褐色,限于颧骨部。
(二)中型深青灰色到紫褐色,分布于眼睑、颧骨及鼻根部。
(三)重型深蓝到褐色,分布于三叉神经支配区。
(四)双侧型约占5%。
约50%色素斑是先天的,其余出现在10岁之后。偶有晚发或在妊娠时出现。可并发伊藤痣和鲜红斑痣。有时有持续的蒙古斑,且多数是三岛的双侧型。曾有太田痣发生于外伤之后或在结膜炎之后加重的报告。
近来应用染料脉冲激光治疗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