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水蛭咬伤

水蛭生活于水田、河沟、池塘、草地、水洼、小溪等处,能匐行,善游泳,该虫遍布世界各地,我国以南方水田地区多见。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水蛭亦称蚂蝗或蚂蜞,属环节动物门、水蛭纲。种类繁多,大小不一,从数毫米至数厘米,为黄褐色至深褐色,分节明显,有口、眼及肛门,前后两个吸盘,吸力很强,口在前吸盘内,有三片带有小齿的颚。

当人在水中劳动或游泳时被水蛭咬伤,取出水蛭后伤口会流血不止,但水蛭不会钻入皮内。初咬时一般不觉疼痛或仅感瘙痒,直到吸血后离去或取掉水蛭时才感到疼痛,局部皮肤可见到一个三角形的伤口,周围皮肤可出现红斑或风团,严重者可出现大疱及坏死,个别的可出现全身反应或休克。较小的水蛭有时可钻入阴道引起阴道流血,亦可侵入尿道引起尿痛或血尿。在池塘洗脸、游泳或饮生水时,水蛭可钻入鼻腔,引起间歇性鼻塞、鼻衄、鼻痛、流涕及鼻内蠕动感。水蛭咬伤多见于小腿、足背及浸水部位。
1.水蛭若已吸附在皮肤上,切不可用手强拉,以免吸盘断在伤口内引起流血不止。
2.采取如下办法取出水蛭:
(1)用手掌或鞋底连续拍击虫体,水蛭可白行退出脱落。
(2)取食盐或浓醋、白酒、旱烟油置于虫体表面,数分钟至10余分钟,水蛭可自动退出。
(3)水蛭进入阴道、鼻腔、尿道时不要惊慌,也不可用手强行拉出,可在局部涂蜂蜜、香油或青鱼胆,水蛭会自动退出体外。亦可用2%普鲁卡因加1%肾上腺素浸湿棉球塞入阴道或鼻腔内或用浓盐水灌注,几分钟后水蛭失去活力然后取出。
3.被水蛭咬伤的皮肤涂搽消炎药,以防继发感染。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了解水蛭的生活史,不在池塘洗脸、游泳或饮生水,若在河塘中发现有水蛭可用药物杀死,有人用血块与敌百虫混合投入水中或稻田四周诱导水蛭去吞食或吸吮可很快致死。下田劳动需加强个人防护,下水前可在皮肤上涂防蚊油、烟油,或穿桐油长袜,有预防水蛭咬伤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