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见于严重心脏病患者,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洋地黄中毒、奎尼丁中毒、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药物中毒,也见于低温麻醉,以及其他严重心脏病。但是最常见的原因还是双侧束支传导阻滞所造成的高度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此时的心电图表现也较为复杂,心房可由窦房结控制,也可被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房性心动过速等控制。
由于室性逸搏心律的频率为20~40次/min,心率缓慢,血流动力学常有改变。故可出现胸闷、头昏、无力等症状。由于它可伴发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心脏骤停,故可出现休克、心力衰竭、阿-斯综合征。尤其是发生于濒死的患者时,其心排血量是零。此外,由于室性逸搏心律常见于严重的心脏病,所以常有相应心脏病的各种临床表现。
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因为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是心脏的一种生理性保护机制,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等。停用洋地黄、奎尼丁,纠正高血钾、酸中毒。当发生完全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可使用阿托品0.5~1.0mg静脉推注,或用异丙肾上腺素1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以提高心率(注意调节浓度),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晕厥、或阿-斯综合征时应安置体外临时起搏器或安置永久性起搏器。
预后:室性逸搏心律是一种心脏生理保护机制。它的临床意义取决于基础心脏疾病。通常认为室性逸搏心律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常提示有较严重的心脏疾病、药物中毒或电解质紊乱,预后较差。当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晕厥、阿-斯综合征时应及时安置体外临时起搏器或安置永久性起搏器。
预防: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是一种生理性代偿机制,当其出现时要积极寻找引起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的原发疾病,查明病因,积极治疗其原发病因,是预防此种心律失常的根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