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损伤性动静脉瘘

动脉与静脉之间出现不经过毛细血管网的异常短路通道,即形成动静脉瘘,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先天性动静脉瘘起因于血管发育异常;后天性,大多数由创伤引起,故又称损伤性动静脉瘘。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先天性动静脉瘘形成于胚胎发育期。在胎儿血管发育的中期,动脉不仅与伴随静脉同行,且与周围的毛细血管间有广泛的吻合。出生后,上述吻合支逐渐闭合,代以动、静脉各行其道的主干。如果原始的丛状血管结构残存,即成大小、数目和瘘型不一的动、静脉间异常通道。在婴幼儿期呈隐匿状态,至学龄期后,随着活动量增加和进入发育期则迅速发展和蔓延,可以侵犯邻近的肌肉、骨骼及神经等组织。病理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①干状动静脉瘘:在动、静脉主干间有一个或多个细小瘘口,伴有浅静脉扩张或曲张、震颤及杂音。②瘤样动静脉瘘:在动、静脉主干的分支间存在瘘口,伴有局部血管瘤样扩大的团块。③混合型:兼有上述两种的病理改变。

在婴幼儿期,一般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度软组织肥厚。至发育期可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主要有:
①由于动、静脉血流量增加,刺激骨骺,致使患肢增长,软组织肥厚,伴有胀痛。因两侧下肢长短不一可以出现跛行、骨盆倾斜及脊柱侧曲。
②患肢皮肤温度明显升高,多汗,可以伴有皮肤红色斑块状血管瘤。
③浅静脉扩张,一般无震颤及血管杂音。
④由于静脉高压致远端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湿疹,甚至形成静脉性溃疡.或因远端动脉缺血致组织坏死。在皮肤破损时可以引发严重出血。
局限的先天性动静脉痿,手术效果较好。但大多数患者为多发性瘘.散在分布,定位困难,而且可以是多支主干动脉与静脉间存在交通,因此手术难以彻底,术后易复发。当骨骺尚未闭合,双侧下肢长度差异大且有明显跛行者,可考虑作患肢骨骺抑制术。以胀痛为主要症状者,可使用弹性长袜,以减轻症状。并发下肢静脉性溃疡者,可作溃疡周围静脉剥脱和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以改善局部静脉瘀血,促使溃疡愈合。个别病情严重的,可根据造影提示,沿主干动脉解剖并结扎动静脉间吻合支,可获得一段时期的症状缓解。
无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