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时形成的较长的时间悬浮于生产环境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称为生产性粉尘。生产过程中,如固体物质的粉碎;粉状物质的混合、包装;矿石开采时的爆破、运输等,均可使生产性粉尘弥散在生产环境的空气中,如防尘措施不健全,长期吸入后,可导致上呼吸道职业病。
生产时形成的较长的时间悬浮于生产环境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称为生产性粉尘。生产过程中,如固体物质的粉碎;粉状物质的混合、包装;矿石开采时的爆破、运输等,均可使生产性粉尘弥散在生产环境的空气中,如防尘措施不健全,长期吸入后,可导致上呼吸道职业病。
粉尘对上呼吸道的危害与粉尘的种类、理化特性有关。生产性粉尘按性质可分为3类:
1、无机性粉尘 最为常见,对呼吸道危害较大。包括游离二氧化硅、结合状态二氧化硅(硅酸盐)等矿物性粉尘;铁、铝等金属性粉尘和水泥、玻璃等人工无机性粉尘。
2、有机性粉尘 包括植物性、动物性和人工有机性粉尘。如棉、烟草、面粉、木屑、羽毛、皮毛、染料、塑料、沥青等,可引起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病变。
3、混合性粉尘 无机性、有机性粉尘混合存在时属混合性粉尘。如植物性粉尘中常含一定量的矿物。
生产性粉尘对呼吸道的危害还与下列因素有关:
1、粉尘颗粒的大小 直径大于10μ的粉尘,因重力关系,在空气中易沉降,系如机会较少,对呼吸道危害较小。反之,直径小的尘粒,由于沉降缓慢而弥散在空气中,系如机会会增加,易引起呼吸道病变。 粉尘在呼吸到内沉着的位置与尘粒大小有关。实验证明:尘粒直径大于25μ者,常受鼻毛阻挡;直径为10-15μ的粉尘,多滞留于鼻咽、气管、支气管内;直径小于5μ的尘粒,可进入肺泡,引起肺部病变,对机体危害最大。因此,在测量生产环境中粉尘含量时,除测定总尘量外,并测量可系如肺泡的尘粒含量,对预防粉尘性呼吸道疾病更有重要意义。
2、粉尘的化学成分 可直接影响机体受损程度。粉尘中有毒物质含量愈高,对人体危害愈大。如空气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时,可致肺组织进行性纤维性病变,引起呼吸功能障碍。若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低于10%时,肺部病变发展较慢,预后较好。 有机性粉尘除直接损害呼吸道粘膜外,尚可引起变态反应性变化。
3、粉尘的浓度 粉尘浓度以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粉尘的毫克数表示。粉尘浓度愈大,对人体的危害愈大。国家对生产环境中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有明确规定。
4、粉尘的比重、形状、硬度、颗粒大小相同的粉尘,比重大者易沉降,比重小者悬浮在空气中的时间较长,进入呼吸道的机会较多。球形尘粒的沉降速度较快,但生产环境中的尘粒多呈不规则形,其表面积大于同质量的球形粉尘;由于其所受的空气阻力增大,沉降速度减慢,弥散于空气中的时间较球形尘粒长久,易吸入呼吸道。此外,形圆、质软的尘粒,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小,而形状不规则、质硬者,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较大。
5、粉尘的溶解度、电荷性 可溶性尘粒与组织接触后可引起局部刺激,或粘膜损伤。吸入大量溶解度大的毒性粉尘,吸收后侵入血液可发生急性中毒。尘粒的溶解度与机体受害程度呈正相关。 相同电荷的尘粒,因互相排斥,常弥散在空气中;反之,一些电荷之粉尘,因互相凝聚,而容易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