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构瘤实际上并非真正的肿瘤,而是先天性脑组织发育异常。Diebler 等认为本病是发生于妊娠第5~6 周的一种神经管闭合不全综合征,由正常脑组织形成的异位肿块,组成此种畸形的神经细胞类似于灰结节中的神经组织。神经上皮组织肿瘤有两类。一类由神经系统的间质细胞(即胶质细胞)形成,称为胶质瘤;另一类由神经系统的实质细胞(即神经元)形成,没有概括名称。由于从病原学和形态学上,现在还不能将这两类肿瘤完全区别,而胶质瘤常见的多,所以将神经元肿瘤包括在胶质瘤中。神经上皮起源的肿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约占颅内肿瘤总数的44%。
1.颅内压增高(95.5%) 肿瘤突向三脑室后部或向前下发展使导水管狭窄及闭锁,可早期引起梗阻性脑积水致使颅内压增高。2.临近脑受压症状 肿瘤压迫四叠体上丘可出现双眼上视困难(Parinaud 综合征)、瞳孔散大或不等大,光反射消失(占61.4%);肿瘤生长压迫下丘及内侧膝状体可出现耳鸣或听力下降;肿瘤向下发展压迫小脑上脚或上蚓部可出现躯干性共济失调及眼球震颤;肿瘤直接侵犯或沿脑室播散转移至丘脑下部可导致尿崩、嗜睡等下丘脑受损症状。3.内分泌症状 肿瘤压迫正常的松果体细胞使褪黑激素分泌减少,去除了褪黑激素对性腺激素分泌的抑制,可导致性早熟(占17.1%),也有少数表现为性征发育停滞。4.其他症状 部分患儿可出现癫痫发作,双侧锥体束受压的症状。5.椎管内转移 生殖细胞瘤可因肿瘤细胞脱落发生椎管内转移,出现脊髓受损的表现。
一般主张先手术切除肿瘤,目的为明确肿瘤性质,减小肿瘤体积,为放疗创造条件。生殖细胞瘤是颅内肿瘤中对放疗最敏感的肿瘤。对高度怀疑生殖细胞瘤,但不具备手术切除条件的患儿可在做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行放射治疗。传统的放疗方案是全神经轴放射治疗,包括:肿瘤灶50~55Gy,全脑和脊髓30~36Gy以防止播散转移,此方案效果良好,能将患儿10 年期生存率提高到85%~100%。目前研究多是用联合化疗来减少放疗的范围和剂量,以防止放疗造成的儿童生长发育停滞的副反应。现已取得普遍认同的方法是:首先根据肿瘤CT、MRI 影像学特点,结合血液脑脊液中肿瘤标记物(AFP,β-HCG)含量测定及脑脊液中肿瘤细胞学检查结果,对肿瘤性质做初步判定,必要时可做立体定向活检。常用的化疗药物(如卡铂、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可用作试验性化疗,在化疗过程中对影像学及肿瘤标记物复查以评价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如果化疗反应敏感则在化疗疗程结束后做减量放疗,有人只减少放疗剂量(瘤灶30Gy;脊髓轴21Gy)而不减少照射范围,近来有人在化疗后对肿瘤做局部小范围、低剂量(24Gy)的放射治疗也取得良好效果。而对于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以外的生殖细胞肿瘤,除成熟畸胎瘤预后较好外(手术切除后10 年期PFS 为92.9%),其他类型均表现显著侵蚀性,虽然对放、化疗也有一定效果,但3 年期整体生存率仅为27.3%。
预后:视肿瘤性质、大小、侵犯部位、有否转移及治疗是否彻底而定。大的、高度恶性的、或有下丘脑浸润或转移的肿瘤,预后极差,生存期不到1 年。其余预后相对较好,有报道3 年存活率达61%。预防:参照一般肿瘤的预防方法,了解肿瘤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可降低肿瘤的危险。预防肿瘤的发生有2 个基本线索,即使肿瘤在体内已经开始形成,它们也可帮助机体提高抵抗力,这些策略如下所述:1.避免有害物质侵袭(促癌因素) 就是能够帮助我们避免或尽可能少接触有害物质。2.提高机体抵御肿瘤的免疫力 能够帮助提高和加强机体免疫系统与肿瘤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