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期 约1~2周。
(1)局部症状:
1)疼痛:口、咽等处接触腐蚀剂后立即出现疼痛。食管受累后疼痛常位于胸骨柄后。
2)吞咽困难:主要与吞咽疼痛有关,其程度取决于损伤的轻重,一般仅能进流质,严重时滴水难进,且有唾液外溢。
3)如病变累及喉部,因粘膜水肿,可出现声嘶及喉阻塞等症状。
(2)全身症状:病情严重者有发热、恶心、休克等全身中毒症状。
2、缓解期 发病1~2周后,创面逐渐愈合,疼痛减轻,吞咽困难缓解,饮食逐渐恢复正常。
3、狭窄期 病变较轻者,受伤后2~3周症状好转,直至痊愈。若病变累及肌层,经急性期、缓解期,约于起病3~4周后,由于结缔组织增生,继之瘢痕收缩而致食管狭窄,再度出现吞咽困难,并可逐渐加重,因此,对于食管腐蚀伤的病人必须注意观察,密切随防。
一、治疗
1.出现中毒症状者,按常规急性中毒一般诊疗常规处理。
2.根据所吞毒物的性质,尽早口服相应的对抗剂,在毒物性质未明确以前,可给适量牛奶、蛋白等,疑有胃穿孔者除外。
3.在给予有效的抗菌药物的同时,早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利改善全身情况及预防食管狭窄。
4.用清水或相应的中和药物冲洗体表烧伤部位并包扎。
5.急性期过后,根据需要,让患者吞一根末端系一小铅丸的丝线,并将线的末端固定在口腔外,以备日后发生狭窄为食管扩张用。
6.若有食管狭窄趋势,应尽早进行食管扩张;若已有狭窄且吞咽困难,须定期扩张,一般用顺行扩张法;对狭窄较重,进食困难者,应行胃造口术,将线自造口拉出,进行逆行扩张术;食管已有严重阻塞者,应请胸外科治疗。
7.整个治疗过程,须注意患者的营养状况,急性期尤应注意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保护肾功能。
二、注意事项
1.误吞强酸、强碱及腐蚀剂者,禁止洗胃。
2.急性期禁止作内镜检查。
3.密切注意患者精神状态及有无中毒症状的出现。
无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