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腺病毒肺炎

腺病毒肺炎为腺病毒(ADV)感染所致,ADV共有49个血清型,引起小儿肺炎最常见的为3、7型,其次为11、21型,1、2、5、6、14型亦可见到。7型ADV有15个基因型,其中7d引起者最重。腺病毒7b所致的肺炎的临床表现典型而严重。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7b已渐被7d取代。而7d引起的肺炎相对较轻。ADV肺炎曾我国小儿患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病毒性肺炎。占70年代前病毒性肺炎的第一位,死亡率最高曾经33%,现被RSV肺炎取代为第一位,本病多见于6个月―2岁小儿,冬春季节多发。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病原体为腺病毒,已知腺病毒有41 个血清型别,其中很多与人类上、下呼吸道感染密切有关。我国流行的腺病毒肺炎多数由3 型及7 型引起,但11、5、9、10、21 型亦有报道。临床上7 型重于3 型。

根据1959~1963 年北京245 例经病毒学证实的3、7 型婴幼儿腺病毒肺炎的分析,其临床特点可概述如下。1.一般表现 潜伏期3~8 天。起病一般急骤发热,腺病毒肺炎热型不一致,往往自第1~2 天起即发生39℃以上的高热,多数稽留于39~40℃以上不退;其次为不规则发热,弛张热较少见。3/5 以上的病例最高体温超过40℃,轻症一般在7~11 天体温骤降,其他症状也很快消失。婴幼儿病情多较重,恢复者于第10~15 天退热,骤退与渐退者各占半数,有时骤退后尚有发热余波,经1~2 天后再下降至正常。有并发症者,热度持续不退。2.呼吸系统症状和体征 大多数病儿自起病时即有咳嗽,往往表现为频咳或阵咳,同时可见咽部充血,但鼻卡他症状不明显。呼吸困难及发绀多数开始于第3~6 天,逐渐加重;重症者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喘憋(具有喘息和憋气的梗阻性呼吸困难)及口唇、甲床青紫。叩诊易得浊音;浊音部位伴有呼吸音减低,有时可听到管状呼吸音。初期听诊大都先有呼吸音粗或干
一般治疗参见支气管肺炎治疗。目前尚无特异的抗腺病毒药物,可考虑选用利巴韦林(病毒唑)、干扰素、聚肌胞注射液、左旋咪唑、人血丙种球蛋白等药物。利巴韦林(病毒唑):10~15mg/(kg・d),口服、静注或静滴。干扰素:100 万U/次,1 次/d,肌内注射。聚肌胞:新生儿0.05~0.075mg/次,1 个月婴儿0.075~0.1mg/次,3~6 个月婴儿0.1~0.3mg/次,1 岁0.2~0.4mg/次,2~4 岁0.25~0.6mg/次,5~8岁0.25~0.8mg/次,9 岁以上0.5~1.5mg/次,隔天1 次,肌内注射。左旋咪唑:1~1.5mg/(kg・d),分2~3 次口服。对于重症病毒感染,可考虑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400mg/(kg・d),连用3~5 天。
预后:在我国北方腺病毒肺炎的病情严重,1958 年初次大流行时,住院病人病死率高达25%,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病死率降至5%~10%。近10 年来没有明显流行,病情减轻,病死率为5%以下。流行时死亡大多发生在病程第10~15天,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是:1.年龄 年龄幼小缺乏特异抗体,死亡多发生于6~18 个月儿童,2 岁以上者几乎没有死亡。2.继发感染 如并发或继发于麻疹、一般肺炎或其他重症的过程中,病死率较高,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杆菌等感染时预后也较严重。3.病原 与3 型、11 型腺病毒比较,7 型所致肺炎,重症及死亡者较多。预防:3、4、7 型腺病毒口服减毒活疫苗经国外小规模应用已证明有预防效果,但尚未大规模生产和应用。流行期间,特别在病房,应尽量隔离,以预防交叉感染;在地段工作中多做婴幼儿上感的家庭治疗,在托幼机构要特别注意早期隔离及避免患感冒的保育员继续担任护理工作,以减少传播机会。据报道,腺病毒交叉感染发生率达60%~85%。接触时间短者20min 即可致病,潜伏期为4~6 天。因此,腺病毒感染患儿不能与其他患儿同室,以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