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可由一大组暗色真菌所引起,包括:
1、长穗离蠕孢其有性期为Cochliobolusspiciferd(Nelson1964)。此菌原属蠕孢霉,后独立成属,与德氏霉和明脐霉相似,菌落扩展、絮状至毛状,灰黄至橄榄灰色,菌丝末端形成分生孢子梗,或呈侧生菌丝。分生孢子梗尖端变粗,呈膝屈状或结节状,可见其脱落后形成的瘢痕,产孢方式为合轴、连续、分生孢子柱或倒卵状,两端钝圆,基底有一瘢痕,一般有3~4个细胞或更多一些,较大,约30~35μm×11~13.5μm大小。
常见致病菌有澳大利亚离蠕孢、夏威夷离蠕孢和长蠕离蠕孢。
2、甄氏外瓶霉目前外瓶霉属有8个种,即嗜碱性外瓶霉、多匹可乐外瓶霉、甄氏外瓶霉、丛梗孢外瓶霉、嗜鱼外瓶霉、鲑鱼外瓶霉、棘状外瓶霉和皮炎外瓶霉等。
3、皮炎外瓶霉本菌与上述甄氏外瓶霉不易鉴别,前者可于42℃生长,而后者则不能。
4、长喙明脐霉包括3个病菌:E.mcginnisii、Elongirostratam和长喙明脐菌。
5、蠕孢霉。
本病是世界范围性疾病,多见于成人,半数患者有免疫障碍,常伴基础性疾病如糖尿病、结核、白血病等。皮损常位于体表,尤其是暴露部位。常有外伤史和异物接种史。典型损害为群集的小丘疹或小结节,逐渐蔓延,融合,形成成片丘疹或斑块状肉芽肿性损害,其周围可有卫星状丘疹或结节性损害;也可形成黑褐色痂,其下可有增殖性肉芽肿性损害,可有脓性分泌物,部分病人可形成单个的、孤立不定的无症状性皮下结节,高出皮肤表面,以后其中心可液化,形成脓肿,或形成疣状斑块,有如着色芽生菌病的皮损。本病可由淋巴播散至附近淋巴结,又可由血行播散形成系统性播散性暗色丝孢霉病,尤其是可侵犯脑部,引起相应的脑部症状,又可侵犯内脏器官,预后不良。近来作者即见一医学生,因鱼鲠刺于咽部,引起局部肉芽肿,经用伊曲康唑控制,但因减药过快,引起复发,再用即不能控制,虽经两性霉素B、氟康唑、5―氟胞嘧啶等长期大量应用,亦未能控制播散,最后波及脑部,引起上肢麻痹,记忆丧失,病情严重。
早期小块皮损可完整切除,不可留下卫星病灶,否则易扩散,对大面积者则切除效果不佳,除非先用抗真菌药物控制其扩散,再作大范围切除。
口服伊曲康唑,成人宜每日用400~800mg,疗程要长,根据真菌学检查而定,如上述一转移至脑部的患者,即因过早减药而复发,且复发后再治无效,反致扩散,即使并用5-FC内服,亦未生效。氟康唑亦可使用,但不一定优于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合并5-FC亦可应用,至于新的唑类药物如萨普康唑、活力康唑等的疗效,还有待验证。
应注意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可合并应用GM-CSF、G-CSF、M-CSF等免疫调节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