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蚋叮咬

蚋属于昆虫纲,双翅目,蚋科,成虫体小约1~5mm,呈褐色或黑色,故又名“黑蝇”,东北地区称“挖背”,是东北林区常见的吸血昆虫之一。全世界已知有1000余种,我国已发现50多种。为刺吸式口器,它的生活史分卵、幼虫、蛹、成虫四期。雌虫产卵于清洁的流水中,如山泉、溪流、河水及路旁清洁的流水沟内,卵附着于水草、树枝、叶片、石块上,孵化为幼虫,幼虫必须在氧气充足的流动清水内才能生活,若在静水中则很快死亡。卵或幼虫在水中或冰下越冬,翌年春化为蛹变为成虫,雄蚋寿命短,交配后几天内即死亡,雌蚋可活3~4周以上。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蚋属于野栖,飞行力很强,活动在室外,很少进入室内。雄蚋不吸血,吸吮植物的叶汁为食,雌蚋吸食人、牲畜及鸟类的血液。

蚋以喙器刺入皮肤吸吮血液,多见于小腿等露出部位,引起皮肤瘙痒和刺痛,被咬处有小的出血点,3~24h局部出现红斑、丘疹、水疱,有的可形成湿疹样变。后期可形成硬结性损害,常因搔抓或下田劳动的刺激而继发感染形成溃烂坏死,病程可迁延数周不愈。
局部涂搽各种止痒剂如1%酚或薄荷炉甘石洗剂,也可搽樟酚搽剂等。瘙痒明显或皮疹严重者可斟情使用抗组胺药。此外,要避免搔抓,以防细菌继发感染。近年来国外应用索虫和苏云金杆菌防治蚋的幼虫取得可喜的成果,为生物防治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消灭蚋,力争灭早、灭小、灭了。
1.首先做到搞好环境卫生,清除积水污水以消除蚋的孽生场所。对蚋较多的地方可用网捕或粘捕群舞的蚋。河中养鱼放鸭以吞食孑孓。
2.保护自然界中食蚊的动物,如青蛙、柳条鱼、蝙蝠及某些鸟类。
3.室内可喷洒5%滴滴涕或0.5%敌敌畏或凯素灵、倍硫磷、敌百虫、六氯苯等杀蚊剂,或点燃蚊香,驱散蚊虫。有条件的安装纱门纱窗、挂蚊帐等防蚊虫叮咬。
4.皮肤上涂驱蚊药水、驱蚊油等防止蚋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