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偏瘫型偏头痛:临床少见,多在儿童期发病。偏瘫可为偏头痛的先兆症状,可单独发生,亦可伴偏侧麻木、失语,偏头痛消退后偏瘫可持续10分钟至数周不等。可分为两型:家族型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散发型可表现为典型、普通型与偏瘫型偏头痛交替发作。
(2)基底型偏头痛:或称基底动脉偏头痛。较多见于儿童和青春期女性,出现头痛脚轻、眩晕、复视、眼球震颤、耳鸣、构音障碍、双侧肢体麻木及无力、共济失调、意识改变、跌倒发作和黑朦等脑干和枕叶症状提示椎-基底动脉缺血。多见闪光、暗点、视物模糊、黑朦、视野缺损等视觉先兆,先兆症持续20-30分钟,然后出现枕部搏动性头痛,常伴恶心、呕吐。
(3)复杂型偏头痛:指伴先兆延长的偏头痛。症状同优先照的偏头痛,先兆在头痛发作过程中仍持续存在,延续时间在1小时至1周之内,神经影像学检查排除脑内器质性病变。
(4)偏头痛等位症:老年人和儿童可出现反复发作症状、如眩晕、呕吐、腹痛、腹泻、肢体和关节痛,不伴头痛发作。
(5)眼肌麻痹型偏头痛:较少见。当偏头痛发作开始时或发作后头痛逐渐消退之际,头痛侧出现眼肌瘫痪,动眼神经最常受累,有的病例同时累及滑车和外展神经,引起眼肌麻痹,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周。该型偏头痛多有无先兆的偏头痛病史,应注意排除颅底内动脉瘤和糖尿病性眼肌麻痹。
(6)晚发型偏头痛:45岁以后发病,发作性头痛可伴反复发作的偏瘫、麻木、失语和构音障碍等,每次发病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基本相同,持续1分钟至72小时。应排除TIA和RIND等。
主要为发作时及间歇期治疗:
1、发作时治疗在发作早期即给麦角胺咖啡因。
2、间歇期治疗对发作频繁,应预防性用药,可选用下列药物:
a.苯噻啶,
b.心得安,
c.西比灵。
预防:注意头痛发作的规律及诱因,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饮食不要过饱或过饥,不宜摄进高脂食物和饮酒。发作时须静卧,保持安静。尽早求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