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日晒伤

日晒伤又称日光性皮炎、晒斑或紫外线红斑。为正常皮肤过度照射日光中的UVB后,使人体局部皮肤发生的急性光毒性反应。其反应的程度,常与光线强弱、照射时间和范围、环境因素、皮色深浅、体质的不同、种族及个人差异有关。春末夏初多见。儿童和妇女易发病,高原地区的居民、雪地勘探或水面作业者发病较多。如人们常受日晒,皮色变黑,对光的防御能力增强,即使遭受较强的日晒,往往也不致发病。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本病红斑的发生是通过真皮吸收紫外线后,在毛细血管周围的芳香蛋白质发生氧化改变的产物所致。紫外线对血管有直接而短暂的扩张作用(因波长不同而差异);另方面,表皮细胞受紫外线损伤后可能生成和释放出各种介质,并扩散到真皮中,引起红斑反应。

日晒数小时至十余小时后露出部位的皮肤上发生弥漫性红斑,鲜红色,较重时可伴水肿。红斑渐变为暗红色或红褐色,落屑,逐渐消退,遗留褐色色素沉着。症状轻者2~3d内痊愈。自觉烧灼感或有刺痛,触之更痛。
严重者除红斑、肿胀外可发生水疱,疱壁紧张,内容澄清为淡黄色浆液,破裂后呈糜烂面,不久干燥结痂、落屑,遗留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一般在日晒后的第二天病势即达到顶点。经过周余后方能恢复。个别病人可伴发眼结膜充血,眼睑浮肿。自觉烧灼感、疼痛,常影响睡眠。
若日晒面积广时,可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畏寒、头痛、乏力、恶心和全身不适等,甚或心悸、谵妄或休克。
日晒伤有时可激起多形性日光疹、单纯疱疹、光线性荨麻疹、多形红斑、迟发型皮肤卟啉病、红斑狼疮、白癜风、毛细血管扩张症或日射病等。
有时病人在日晒后并不发生日晒伤症状,而是皮肤色素发生变化,呈即刻性或迟发性色素沉着晒斑。前者是由UVA和可见光引起。日晒15~30分钟后出现色素沉着晒斑,经数小时消退,是因存于皮肤中的黑素前驱物质一时性可逆的氧化所致。
迟发性者与日晒伤同是UVB引起。它常在日晒后10h出现,4~10d达顶点,持续数月,常促其合成黑素,并将色素粒向周围表皮细胞内输送,使色素粒分布于细胞核上以防止紫外线对细胞核中DNA的伤害。
用2.5%吲哚美辛溶液(纯乙烯醇、丙二醇、二甲基乙酰胺,其比例为19∶19∶2)外搽可减轻日晒后皮肤的红、热和触痛达24h以上,其疗效比外用高效皮质类固醇好;它对UVB的防护作用与其它遮光剂如对氨苯甲酸制剂相似,且有较强的防UVA能力。其余与皮炎、湿疹治疗相同。有全身症状时,可行对症治疗。
经常参加室外锻炼,使皮色能逐渐加深,以增强皮肤对日晒的耐受能力。对日光感受性较强的病人,应避免烈日曝晒。在外出时应撑伞、戴宽边帽、着长袖衣衫。在露出部位的皮肤上,可于曝晒前15分钟涂布遮光剂如5%对氨苯甲酸乙醇、5%二氧化钛乳剂、氧化锌糊剂或10%萨罗软膏等。此外,在强烈日光下工作时间不要太长,最好避免日光照射最强的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在室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