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主要是由粗球孢子菌所引起,可自流行地区的土壤中分离出来,在干燥砂土中也能生存。动物如牛、羊、狗等也可被感染。此菌属双相型,在37℃组织内为酵母型,28℃培养基上则为菌丝型,它可断裂成关节孢子,其传染性很大。多数自呼吸道传入,但少数也可从皮肤感染开始。一般男多于女,各年龄组均可发病。可发生实验室内感染,但尚未见有人与人或人与动物间的直接传播。组织损伤或发生炎症时易被感染,机体抵抗力低下也是致病条件之一,此时且易发生播散。
粗球孢子菌的孢子直径约10~80μm,平均为40μm,较芽生菌、隐球菌或着色真菌的孢子大得多。孢子为球形,具厚壁及颗粒状结节,常通过内孢子形成而繁殖,并位于球状大孢子内,后在壁破裂时,内孢子即被释出。
据报道,由吸入带有本菌的关节孢子的尘土而受感染者,具有两种情况:①完全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继之感染完全吸收,对再感染具有很强的免疫力。②发生感染后呈慢性进行性或急性播散而迅速死亡。后者约占0.5%,称为继发性球孢子菌病。
一般临床分类如下:
(一)原发性球孢子菌病
1.肺
(1)无症状的肺部感染仅在皮试阳性时被发现。患者仅有感冒样症状,X线检查肺部可见有小的纤维化或钙化病灶。
(2)有症状的肺部感染常经过10~16d的潜伏期后即可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咳嗽,痰白色,有时呈脓性或带血。当有胸膜渗出性改变或发生肺部病变时可有胸闷、呼吸困难等。70%~90%的患者有胸痛,同时伴发热、厌食等。X线检查可毫无改变,直至出现广泛的肺部浸润、淋巴结肿大或大量胸腔积液等。80%的患者出现X线方面的异常,病变常见于肺下叶或上、中叶的底部。典型损害为结节样病变,直径约为2~3cm,有如结核,有时炎症吸收而成为薄壁空洞。可发生纤维化或钙化,也可持久不活动,历时达数年之久。
患者可有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加、血沉增快,发病2~21d后,球孢子菌素皮肤反应即转为阳性。
2.原发感染的变态反应约在5%~10%的患者中出现。呈结节红斑或多形红斑样皮疹。最早的皮损呈小的泛发性红色斑丘疹,常于初发症状后1~2d内出现,1周内即趋消退。
3.原发性皮肤球孢子菌病少见。常具有意外接触本菌的病史,呈下疳样损害,伴局部淋巴结炎,数周内可以愈合。
(二)继发性球孢子菌病
1.肺部病变约2%~8%有症状的原发感染患者可以残留有薄壁空洞,具有液平面。也可呈球孢子菌球。偶尔可因之引起支气管扩张、肺纤维化、脓胸、气胸、胸水等。有时病变可继续发展,引起多发性空洞形成,或发生结节、浸润甚或大叶肺实变。
2.脑膜炎可呈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约见于25%的继发性球孢子菌病患者中,仅次于结核性、隐球菌性的慢性肉芽肿性脑膜炎,不治常死亡。
3.慢性皮肤病变较多发生于深色种族人群中。最早出现于鼻唇沟、面、头皮或颈部。初为结节,丘疹或水疱性原发疹,逐渐增大变为疣状,形成典型的疣状肉芽肿,有如慢性皮肤芽生菌病或赘生的上皮瘤。关节部位常发生顽固性溃疡,有如皮下或骨骼灶的窦道。
4.全身性病变可于多数脏器内发生粟粒性病变,淋巴结可被侵犯,有时发生纤维化,脾脏病变可呈肉芽肿性、肿瘤样或化脓性。约1/2的播散性病变患者伴有骨髓炎,常波及肋骨、脊椎及四肢骨骼,有如芽生菌病。可发生关节炎,间或侵犯横纹肌、肾上腺及心包等。
原发感染者可通过休息、加强营养等而很快恢复。变态反应性病变严重者可考虑应用皮质类固醇治疗,但应防止因而引起病菌播散。残留的良性肺部病变为避免发生反复咯血,可考虑予以手术切除。
对继发性感染者应从速进行两性霉素B、庐山霉素、氟康唑或伊曲康唑等治疗,疗程宜长,且用量必须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