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主要由一些蛙粪霉菌种如中国林蛙粪霉菌及半孢子蛙粪霉菌等所引起。后者广布于自然界,尤其是腐败植物及许多两栖类、爬虫类的胃肠道,然不引起这些动物感染致病,仅附着于昆虫身上。其传入人体的途径尚未阐明。有些患者在发病前有被蚊或其它昆虫叮咬史。我们见到一例是外用蟾蜍皮引起。此菌不耐寒,仅能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分离出来。
本病主要见于儿童,据报告,78例中82%的患者小于20岁,46%的患者小于10岁。男女之比约为3~6:1。以乌干达、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地区为主,印度、缅甸、塞内加尔、几内亚、加纳、伊拉克及苏丹等地也有发现。
病初起为一皮下结节,逐渐扩大。皮下肿块较局限,质硬,不痛,但时有痒感。肿块常与皮肤粘连,但不与皮下组织如肌膜等发生粘连,因而常可移动。其上部皮肤发生萎缩或色素增加等改变,但不破溃。增大的肿块可以波及肩、臂、面、颈或整个腿部、臀部等。少数患者肝、肠及肌肉也可受累。曾有两例因而死亡。未见有侵犯淋巴结或发生血源、淋巴等播散者。有的患者可致白细胞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可达30%。
可服碘化钾,剂量每日30mg/kg,持续达1个月以上。两性霉素B仅在上药无效时方可一试。克霉唑对本病之治疗尚满意。我们用伊曲康唑,每日200~400mg,历时8月以上治愈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