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品行障碍

品行障碍(conductdisorder)指18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期反复出现的持久的违反与年龄相适应的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侵犯他人或公众利益的一类行为障碍。这些异常的行为在国外国内通常称为所谓的反社会行为,主要表现为儿童期的说谎、逃学、打架、破坏行为、攻击他人、偷窃、欺诈等品行问题。品行障碍具有以下特征:①反复持续出现;②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超过儿童所允许的变化范围;③适应社会环境困难;④并非由于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所引起;⑤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可分为反社会性品行障碍和对立违抗性障碍两个亚型。
此类反社会行为可能在5~6岁时即已发生,但是一般是在较大儿童和少年期发生,12岁时可能就已有明显反社会行为,一般在15~16岁时可能已达到高峰阶段。16岁以后发生者罕见。明确诊断标准需要反社会行为至少持续半年时间,而且此类行为已经导致在学习和社交职业功能上有明显受损时,一般才能确诊。
很长时期以来对少年品行障碍的基本概念缺乏明确的,为大家公认的严格定义和基本概念,世界不同国家学者中间存在不同理解和分歧意见,争论较多。一向在医学界、法学界和社会学界学者中间,有许多专家、学者往往把少年品行障碍与少年犯罪(juveniledelinquency)两个概念不加区别地混乱地加以应用,在实践上和理论上产生了较大影响。直到近来D.P.Farrington(1993)和I.Kolin(1990)等提出必须根据反社会行为的严重性,把两者严格加以区别的见解,对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进一步澄清了既往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混乱。他们把那种情节轻微,且只限于非犯罪性质(往往只限制于家庭和学校范围之内的)的社会行为,归在少年品行障碍名义之下;而把那种情节严重,属于触犯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即少年犯罪性质的,专门列出规定为品行障碍的严重类型。他们的这种分类见解也已为世界不少学者赞同和采用,但是也还没有被国际上精神疾病分类诊断标准所普遍采用,本节采用了上述Farringtonkoluin的意见,主要是考虑,多年来大量反复研究结果,都说明品行障碍与少年犯罪有密切关联性。
在儿童和少年中,品行障碍是极其普遍多见的,根据美国Williams和Gald(1992)对13~16岁男孩的自我报道的品行障碍,所表现的反社会行为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此类行为占样本的绝大多数占88%;其中22%属于少年犯罪行为,接触到警察部门,2%曾与法院有过接触。自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少年品行障碍及其严重类型,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展和蔓延,危害性日益严重,已经成为世界多数国家严重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发达国家中少年犯罪问题尤为严重。国际上,一般以少年人口中1%作为少年犯罪的高发率。以美国为例,一般报道是5%~10%(Taltott等1988;Windows,1986)。对暴力犯罪被逮捕的美国罪犯统计表明,每5名罪犯即有1人是18岁以下的少年人,在每9个儿童中,估计有1人在18岁以前,由于少年犯罪行为被带上法庭。发展中国家少年犯罪比率增长很快,而且日趋严重,也是令人十分担忧的。我国少年犯罪比率较低,属于世界各国中比率较低的少数国家之一,确切的发生率还不了解。但是就历史发展来看,我国青少年犯罪在整个刑事犯罪中所占比重,犯罪绝对数,以及对社会危害性都远较50年代严重得多,且杀人、强奸、抢劫等暴力型犯罪有增加趋势,始犯年龄提前,平均年龄降低,少年化趋势增加,女性少年犯数量有所增加。应引起高度关注。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品行障碍及其严重类型的个体原因是复杂的。虽然有70多年研究,迄今还没有一致确认的结论,而是众说纷纭莫衷。
因为少年反社会行为是一个较复杂的社会行为,既涉及个体的躯体素质,又涉及少年的生理-心理-社会特征,还受到家庭、社会等环境的很大影响。过去不少西方学者曾企图以第一因素解释少年犯罪的个体原因,但是只能说明部分案例。
我国多数作者坚持多因素综合论观点,把少年品行障碍及其严重类型的成因,理解为多层面的结构体系,既有生物和躯体因素,又有社会和家庭环境等因素,还有个体心理以及意识因素。本症的原因不是孤立的,涉及社会文化、道德教育、政治经济、家庭学校诸多方面,是由于众多错综复杂、消极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将各种消极因素,当成有机联系的统一体来考察,即把它们置于整体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中来予以探讨。为了便于陈述将分别列出个体原因中多见的各种因素在发病机制中详细讨论。

主要是反社会性行为,指一些不符合道德规范及社会准则的行为。表现多次在家中或在外面偷窃贵重物品或大量钱财;勒索或抢劫他人钱财或入室抢劫;强迫与他人发生性关系或猥亵行为;对他人进行躯体虐待(如捆绑、刀割、针刺、烧烫等);持凶器故意伤害他人;故意纵火;经常说谎、逃学,擅自离家出走或逃跑;不顾父母的禁令,常夜不归宿;参与社会上不良团伙,一起干坏事,故意破坏他人财物或公共财物。
1.攻击他人或动物伤害、殴打、威胁、恐吓他人;虐待小动物或比他(她)小的儿童或残疾儿童;使用刀、枪、棍棒、石块等硬物或器械造成他人躯体的伤害,男孩多表现为躯体性攻击,女孩多表现为言语性攻击,如咒骂、侮辱等;抢劫钱财,年少时表现为抢劫、敲诈同学,年龄大些后或几个人一伙共同抢劫路人、武装抢劫等;男性在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可向女性发生性攻击,强迫他人与自己发生性行为。女性可因与异性发生性关系而获益以满足自己的私欲,甚至走上卖淫的道路。
2.对立违抗性行为指对成人,特别是家长所采取的明显的不服从、违抗或挑衅行为,表现为经常说谎(不是为了逃避惩罚);易暴怒、好发脾气,常怨恨他人,怀恨在心或存心报复;常拒绝或不理睬成人的要求或规定,长期严重地不服从;常因自己的过失或不当行为而责怪他人;常与人争吵,常与父母或老师对抗;经常故意干扰别人;常违反集体纪律,不接受批评。
3.故意破坏财物故意破坏他人物品或公共财物,以毁坏他人物品、破坏他人物品、在公共场所或名胜风景区胡涂乱画、使有价值的物品失去价值、放火等方式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
4.偷窃、欺诈多表现为先拿家长的钱或物,开始时数量较小,当所偷钱财不能满足自己消费时则会去偷同学、偷路人、偷商店。有时为得到家长的钱,可以编出谎话进行欺骗。
5.违犯社会准则经常说谎以骗取好处(物质上或精神上),或者是为了逃避责任(惩罚、责备);逃学,由于厌恶学习或学习成绩差,患儿对家长讲是去上学,对老师讲则是因为家中有事,而在校外游荡、打电子游戏、玩耍;夜出不归,经常在外过夜,虽经家长劝说仍然不能改正,严重者可四处流浪、乞讨街头。男孩很容易被坏人利用,女孩容易被引诱,甚至被拐卖。
以上行为出现在18岁以下,会明显影响到患儿的社会交往、学习。10岁以前出现的品行障碍称为儿童期发作型,多数表现为单独行动,因此又称为非社会化型、非团伙型。10岁以后出现的品行障碍称为少年期发作型,如果为结伙行动,称为社会化型、团伙型。
如果以上所述品行问题较严重,从性质上和严重程度上足以达到违犯法律的时候,就构成了青少年犯罪,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6.伴随的其他问题Szatmari等(1989)调查发现,4~11岁的男童中纯品行障碍占2.6%,纯ADHD占5.1%,3.7%的儿童两者都存在;女童中纯品行障碍占1.0%,纯ADHD占2.2%,1.2%的儿童两者都存在。42%的ADHD患儿有品行障碍,56%~59%的品行障碍患儿同时有ADHD。16%~33%的品行障碍患儿存在抑郁症,62%患儿可同时有焦虑障碍。品行障碍患儿可存在认知障碍、智力问题,表现在解决问题、完成社会活动、适应社会方面的能力不足。
7.合并问题常合并多动症、情绪抑郁或焦虑、情绪不稳定或易激惹,也可伴有发育障碍,如语言表达和接受能力差、阅读困难、运动不协调、智商偏低等。品行障碍患者一般以自我为中心,好指责或支配别人,故意招人注意,为自己的错误辩护,自私自利,缺乏同情心。
品行障碍归根到底属于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涉及医学、社会学、法律、教育等多个领域,在品行障碍的保健和干预中,重点在于预防和以上多个部门携手共管,早期发现,调整环境,正面教育。尽管如此,品行障碍的处理仍然是儿童心理卫生领域的一大难题。目前还缺乏单一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1.药物辅助治疗仅仅对品行障碍而言,目前尚无一种药物能有效地治疗品行障碍。但对其伴随的各种情绪和行为问题进行药物治疗,无疑可以使这些行为的消除为最终解除品行问题打下铺石。对注意缺陷和多动患儿进行兴奋剂治疗,对情绪抑郁或焦虑患儿进行情绪调节剂治疗,都不失为一种可以选择的成功治疗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给予对症治疗,如冲动、攻击性行为严重者可选用小剂量氯丙嗪、氟哌啶醇或卡马西平等药物。如伴有活动过多,可选用哌甲酯(利他林)、匹莫林(苯异妥英)等中枢神经兴奋剂。对情绪焦虑者可服用地西泮等抗焦虑药。
2.对家长的教育重点放在家庭成员的相互影响上,改变家长的教育观点和方法。纠正父母对其子女不良行为所采用的严厉惩罚或熟视无睹的教育方式;训练父母学习运用适当的方法与子女进行交流,用讨论和协商的方法,正面行为强化辅以轻度惩罚的方法对子女进行教育;通过社会学习方法让患儿发展社会可接受的行为,对儿童面临的问题或困难要主动去解决,或者在与儿童商量中解决问题。
3.家庭治疗将整个家庭视为一个功能系统,而不仅仅是将焦点集中在儿童身上,通过各种方法改变家庭功能结构,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互动,来改变体现在患儿身上的不适当交流方式,从而达到解决现实问题之目的。包括协调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亲子之间的关系;减少家庭的生活事件及父母的不良行为。家庭的治疗效果取决于家庭成员的积极参与与合作,否则,难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4.日间治疗可采用日间治疗、周末治疗或者短期住院治疗的方式,将患儿从家庭环境中暂时解脱出来,与可能导致患儿品行问题的父亲分开,一则可以使受虐待、遇到应激的患儿借机渡过危机;二则可以为儿童提供更多医疗上的帮助,心理上的支持;还可以在安排良好的治疗过程让患儿的认知发生改变,进而引起行为的变化。
5.认知和行为治疗品行障碍的患者存在认知缺陷,认知疗法目的在于帮助患者发现自己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行为治疗目的是为了改变或消除患者的不良行为,主要采用正性强化法、消退法建立正常的行为模式,促进社会行为的发展。较常用、效果较好的行为治疗为阳性强化法。对每个品行障碍的患儿,所要消除的不良行为(靶症状)都不一样,将其靶症状在治疗过程中以良好的行为取代。每当不良行为被良好行为取代时,则给予物质、精神或社会性奖赏,以求得良好行为的保持。这种方法至少可以部分解决品行障碍的行为问题。
预后:品行障碍严重类型的高峰年龄,国内外报道一般认为是15~18岁,占少年犯罪总人数的绝大多数,触犯法律的年龄一般开始于13~16岁,少年犯罪类型,以非法手段获取或占有公私财物的侵犯财物罪占绝对多数如盗窃、抢劫等。14~17岁以后,性犯罪日益突出。17岁以后,暴力犯罪越来越多,如强奸、轮奸罪、伤害罪、杀人罪增多,犯罪手法是多样的,较复杂的。犯罪行为一般随着年龄增长到成年期而减少或逐渐消失。英国著名学者D.West等(1977,1983)对少年品行障碍严重类型长期纵向研究,对了解少年犯罪的发生及其发展规律是有帮助的,研究结果指出少年犯在18~19岁左右犯罪行为逐渐减少或消失者约占总人数的110%以上,一般到了25岁到30岁,反社会行为消失,只有约占1/4的人发展为屡犯,其中约6%~10%的人,其反社会行为持续发展到成年期,成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患有品行障碍不良预后与以下因素有关:发病年龄早;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异常行为发生频率高;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种场合出现有反社会行为;合并多动症,精神发育迟滞或伴其他神经精神疾病;不良的家庭和心理社会等环境因素未得到改善;与有违法犯罪者结帮成伙等。
预防:由于少年品行障碍特别是少年犯罪,是一个复杂的涉及广泛内容的社会历史问题,并非单纯的医疗问题,探讨干预和治疗以前必须先要探讨客观预防,这就势必要阐述我国关于对少年犯罪的行之有效的综合治理政策和措施,限于篇幅,仅对微观预防方面略加讨论。
品行障碍是儿童行为问题的严重后果,一旦孩子的行为问题发展为品行障碍,它的治疗是无药可用的,而行为治疗及心理治疗可能有些帮助,但矫治起来十分困难。所以早期预防对于防止品行障碍的形成极其重要。
在预防方面,首先在家庭养育管教上,为使儿童行为问题避免发展成品行障碍,作为家长要给孩子建立一个温暖、充满爱心的家庭。处于儿童期的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尚不完善,再加上其模仿性强,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缺乏抵抗力,所以家长要注意避免孩子与不良的人或宣传品接触,并建立民主型的亲子关系。儿童的心理发展有其独特性,个体间又有明显的差异,如果父母及教师从成人的角度出发,盲目地在孩子之间进行攀比,很容易使孩子内心紧张、焦虑,这类儿童多趋向于退缩,会用攻击性行为来发泄其内心的紧张情绪。因此,父母和老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气质特征,培养他们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使之心情愉快,减少紧张焦虑。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比较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但据调查,非智力因素所致的学习困难占学习困难儿童的93.1%,厌学、逃学及其他行为问题明显增多,所以,早期教育应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人格的培养、心理的健康为基础。
父母要善于教育和引导,使孩子得以顺利地逐渐地完善社会化过程,即主要地使孩子学会社会规范、行为准则,确立正确的是非和道德观念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家庭和社会的关系。其次,学校是孩子进一步发展社会意识的最重要基地。孩子们接受了深入的社会学习,特别是在校接受智能和品德的培育,有力地发展了个人内省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逐渐地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少年违法或犯罪行为,并非单纯少年自身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在预防、干预上必须把上述着眼于家庭的微观预防与宏观预防(国家、社区性预防干预和与治疗系统)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保护广大少年儿童,以及预防、干预,治疗少年品行障碍及其严重类型的社会网络系统,形成和发挥整体性积极保护干预的组织和力量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说由家庭管教、到学校教育,社区帮助小组帮教,工读学校集中管理教育到少年管教所、劳动教养组织惩处性集中改造教育等形式一体化预防、干预、教育、改造的完整体系。并针对不同性质问题不同危害社会程度区别对待,处置。发挥国家、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