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片形吸虫病

肝片形吸虫(FasciolahepaticalLinn,1758)是一种寄生在牛、羊和其他哺乳动物胆管内的常见寄生虫。人亦可感染,引起片形吸虫病。
形态:肝片形吸虫与姜片虫的成虫和虫卵在形成、颜色和大小方面都十分相似。肝片形吸虫成虫的主要形态特征为:虫体前端有明显突出部,称为头锥;体表弥补细小棘刺;腹吸盘不及姜片虫者的发达;肠支有很多分支,呈树枝状;睾丸高度分支,前后排列在虫体中部。虫卵的形态特征;纵径略长(130-150μm);卵盖略大;卵壳周围可见胆汁染色颗粒附着;胚细胞较易见到。
生活史:成虫寄生在终宿主的肝胆管内,产出的虫卵随胆汁流出肠腔。混在粪便中排出体外。虫卵入水后,经9―12天发育为含毛蚴的虫卵,在适宜条件下孵出毛蚴。毛蚴侵入中间宿主锥实螺(在我国,以截口土蜗最重要)体内,经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和尾蚴4个阶段的发育和繁殖。成熟的尾蚴逸出螺体。附着在水生植物或其他物体表面上形成囊蚴。终宿主因食人囊蚴而感染。囊蚴内后尾蚴在宿主小上段逸出,主动穿过肠壁,进入腹腔,钻破肝被膜。深入肝实质数周后,最终进入胆管中寄生,约经四周发育为成虫。完成一个生活史周期大约需要11周。每条虫日产卵量为20000个左右。成虫在人体可存活长达12年。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人可因生吃水生植物(如水芹)或喝生水或生食或半生食含干片性虫童虫的牛、羊内脏(如肝)而获得感染。

肝片形吸虫感染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潜隐和慢性3的病期。也有少数为无症状带虫者。
1、急性期(相当于童虫在组织中的移行过程,亦称侵袭期)发生在感染后2-12周不等。突发高烧、腹痛、并伴有胀气、呕吐、腹泻或便秘、肝肿大、贫血和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等表现。有些病人还可出现肺部和皮肤变态方面症状。此期表现大约持续2-4周。
2、潜隐期(通常在感染后4个月左右,相当于虫体已进入胆管)患者的急性症状减退或消失。在数月或数年内无明显不适。或稍有胃肠道不适应症状,而病变在发展之中。
3、慢性期(为成虫在胆管内寄生引起的胆管炎和胆管上皮增生阶段,亦称阻塞期)主要有乏力、右上腹疼痛或胆绞痛、恶心、厌食脂肪食物、贫血、黄疸和肝肿大等表现。此外,成虫所致胆管酸上可引起胆管广泛出血的并发症,这也是贫血的主要原因。
4、异位损害(又称肝外肝片形吸虫病)童虫在腹腔中移行时,可穿入或随血流到达肺、胃脑眼眶以及皮下等处。常在手术后始获确诊。在有生食牛、羊肝习惯的地方,虫体寄生在咽部,可引起咽部肝片形吸虫病。
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是硫酸双二氯酚(别丁)。其他药物有吡喹酮和阿苯哒唑。
预防人体肝片形吸虫病人的关键措施是卫生宣传,使居民认识到生食媒介植物和动物内脏的潜在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