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片吸虫病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传染源是牛、羊,人偶因食入生的水生植物感染。我国曾有一起姐弟3人因吃了用含肝片吸虫囊蚴的水洗的生甘薯叶,同时被感染,死亡2 人的报道。成虫大小为(20~50)mm×(8~13)mm,树叶状,体前端有头锥,腹吸盘较口吸盘大,位于头锥的基部,肠支向两侧分支呈树枝状,体中部有2 个高度分支的睾丸。虫卵大小为(130~150)μm×(63~90)μm,椭圆形,淡黄褐色,卵壳薄,有一不明显卵盖,卵内充满卵黄细胞。成虫寄生牛、羊等肝胆管内,虫卵经胆汁进入肠道,随粪便排出。在水中孵出毛蚴,毛蚴进入第一中间宿主椎实螺,经胞蚴、母雷蚴、子雷蚴阶段的发育和增殖,形成尾蚴。尾蚴从螺体内逸出,在水生植物表面形成囊蚴。活囊蚴被终宿主食入,在小肠,童虫从囊内脱出,穿过肠壁,经腹腔达肝脏表面,钻入肝实质,最终进入肝胆管内寄生。从食入囊蚴到在粪便中查到虫卵的时间最短为10~11周,成虫在人体内可活12~13 年。

病人有畏寒、发热,发热波动在38~40℃,持续1~2 周,甚至长达8 周;常有肝区疼痛、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胀气、呕吐、腹泻或便秘等症状,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此期黄疸较少见。成虫在胆管内寄生,致肝胆管炎症和胆道阻塞,病人常有反复持续性的上腹部胀痛,或有胆绞痛、不规则发热、黄疸、恶心、荨麻疹或瘙痒,肝脏肿大有轻微触痛。贫血是该期的特征之一,并有进行性加重的趋势。晚期病人可能出现胆管硬化、胆汁性肝硬化。
首先进行对症治疗,驱虫治疗首选硫氯酚( 硫双氯酚) , 剂量为50mg/(kg・d),分3 次口服,连服10~15 天或隔天1 次,15 个治疗日为一疗程,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吡喹酮(praziquantel)可作为替代药物,每次25mg/kg,3 次/d,连服3 天,总用药量225mg/kg,感染重者间隔1 月重复1 个疗程。亦可用三氯苯达唑(triclabendazole)10mg/kg 顿服。
预后:感染严重,对肝脏损伤严重者,常发生并发症;发展成晚期病人时将影响预后。预防:不喝生水,不生食水生植物,查治病畜,加强粪便管理,防止虫卵入水污染水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