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化变异型 PK 是一分子量为60kD 由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亚单位组成的四聚体,在哺乳动物组织中有4 种异构酶:L、R、M1 和M2。R 型异构酶(R-PK)只存在于成熟的红细胞。R-PK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分成两种成分,Rl-PK 为一同源四聚体(L2L2),R1-PK 主要存在于原始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而R2-PK 则主要存在于成熟红细胞。L-型PK 存在肝脏,与R-PK 非常相似但不完全相同,M1型存在于肌肉、心脏和脑,M2-PK 存在于白细胞和血小板,幼稚细胞中也有M2-PK。在PK 缺乏症的某些患者的红细胞已发现有M2-PK 的存在,PK 突变型的异质性可以解释PK 缺乏表型的大范围变异性。“古典”的PK 缺乏,除酶活性减低外其余酶的特性均无异常。起先认为仅只是结构正常的酶产生过少而已,但进一步研究证明存在有仅影响催化活性的酶分子结构改变。显然,大部分PK 突变都伴有结构异常蛋白,而这些蛋白在电泳速度、残留活性、底物亲和度、动力学特征、热稳定度、核苷酸特异性、ATP 抑制、变构激活或最适pH 方面均不同。
2.遗传方式 PK 缺乏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但偶有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系的报道。一般来说,只有纯合子或复合杂合子才会出现溶血性疾患。杂合子患者尽管红细胞中有葡萄糖中间产物改变,但无贫血表现。PK 缺乏症杂合子的检出率为0.24%~2.20%。大部分PK 缺乏症患者为复合杂合子,真正的纯合子很少。
3.分子生物学 M2 型PK 基因定位于15q22 -qter,L 型和R 型PK 基因定位于1q21。L 和R 型为异构调节,由用两个组织特异性启动子的同一个基因所转录编码的L 型和R 型仅只在前2 个外显子有差异;M1 和M2 也是由同一基因所编码,由于剪接的不同而产生两种分别翻译成这种PK 的mRNA。最近,Kanno 等克隆了人的R 型PK 基因的cDNA,由2060bp 组成,编码1 个574 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PK 缺乏症是由于PK 基因点突变。迄今已发现130 余种不同的突变,主要为错义突变,小部分患者表现为缺失或插入。
主要是慢性溶血及其合并症的表现。病情轻重不一,可以是严重的新生儿黄疸甚至可出现胆红素脑病,需要血液置换或多次输血,少数患者直到成年或年老才发现贫血,还有的因骨髓功能完全代偿,平时可能没有明显的贫血和其他表现。但查体时常有黄疸和脾大。一般贫血或黄疸首次发生于婴儿或儿童时期,不像G-6-PD 缺乏的患者,PK 缺乏症婴儿出现黄疸时总是伴有贫血且常有脾大,贫血程度通常比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更严重,常常需要输血。
1.输血 在出生后前几年,严重贫血的最好处理是红细胞输注,血红蛋白浓度维持在80~100g/L 以上不影响儿童生长和发育,并减少危及生命的再障危象。然而决定输血最重要的是根据病人对贫血的耐受性而非仅是血红蛋白的水平。由于患者红细胞2,3-DPG 水平增高,中重度贫血时可无明显不适。
2.脾切除 脾切除治疗可使病人长时间地控制贫血。由于出生后前几年在无脾状态下有发生严重败血症的危险,故患者行脾切除术至少要5~10 岁后。脾切除术可使预后改善,但并不能纠正溶血状态。在术前需要输血者,术后则可能不需要输注。较年轻儿童经过快速的造血生长“追赶”期,运动耐受性改善。尽管不能完全排除再障危象的发生的可能,但发生后常较轻。术后经过改善初期后,Hb 可能逐渐降低。病人术后网红细胞数量增加时,说明不完全代偿性溶血过程持续存在。在选择病人行脾切除术时,红细胞生存期及脾脏血容量的术前评估意义不大,因为部分病人肝脏是红细胞破坏的主要场所,脾脏似乎破坏缺陷更严重的红细胞。总之,贫血越严重,则脾切除效果越好。
3.药物治疗 在体外水杨酸盐反向影响PK 缺陷性细胞的能量代谢,这种现象的临床意义一旦确定,则可以在严格的血液学监护下应用水杨酸盐。还观察到患严重PK 缺乏症的女性病人应用口服避孕药时溶血增加。
4.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或脐血移植PK 缺乏症所致严重溶血性贫血患者,如需反复输血才能维持生命,Allo-BMT或Allo-PBSCT 是惟一的根治手段。
预后:由于病情轻重不一,因而预后不一致,婴幼儿可以导致死亡。本症随年龄增长有减弱趋势。大多数患者可以过相对正常的生活,对寿命无明显的影响。
预防:做好遗传咨询,检查致病基因携带者,并就生育问题给予医学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