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原虫在分类学上属于血孢子虫目、疟原虫科、疟原虫属(plasmodium),寄生于人体的有四种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我国虽然四种疟原虫都存在,但主要是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vivax)和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falciparum)。三日疟原虫(plasmodiummalaria)少见,卵形疟原虫(Plasmodiumovale)仅发现几例。
1.形态在红细胞内发现疟原虫是确诊疟疾和虫种鉴别的重要依据。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寄生期称为红内期,这一阶段随着虫体生长、发育、繁殖时期的不同,其形态变化很大(多形性),一般可分为三个主要发育期,即滋养体期、裂殖体期和配子体期。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疟原虫形态时,须将薄血膜涂片用瑞氏或姬氏液染色,染色后的疟原虫核为紫红色,胞质为蓝色,疟色素不受染色的影响仍为棕褐色。①滋养体期(trophozoite):为疟原虫在细胞内最早出现的摄食和生长的阶段,按其发育的先后又有早期滋养体和晚期滋养体之分。早期滋养体的胞质较少呈纤细的环状,中间为空泡,颇似戒指的指环,细胞核较小,位于环的一侧,颇似戒指上的宝石,故此时也称环状体(signetring)。以后虫体明显发育增大,有时伸出伪足,胞核亦增大,胞质中开始出现消化分解血红蛋白后的最终产物疟色素颗粒(malarialpigments),被感染的红细胞形态又发生变化,并可出现不同形态的小点,此时称为晚期滋养体(亦称大滋养体)。②裂殖体期:晚期滋养体发育成熟后虫体外形变圆,胞质内空泡消失,核开始分裂,称为裂殖体前期或未成熟裂殖体。裂殖体前期的核继续分裂,胞质随之也分裂,疟色素渐趋集中。最后分裂的每一小部分细胞质包绕一个细胞核,形成许多小的个体,称为裂殖子(merozoite),这种含有裂殖子的虫体称为裂殖体或成熟裂殖体。③配子体期(gametocyte):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经过数代裂体增殖后,部分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后不再进行裂体增殖,核增大,胞质增多,最后发育为圆形、椭圆形或新月形的个体,称为配子体。配子体有雌雄(或大小)之分,虫体较大、胞质致密、疟色素多而粗大、核致密而偏于虫体一侧者为雌配子体(大配子体);疏松而位于虫体中央者为雄配子体(小配子体)。
2.生活史寄生于人体的四种疟原虫,其生活史过程大致相同,都需经过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两个世代,均分为红细胞外期、红细胞内期和孢子增殖期三个阶段,都需要人和按蚊两个宿主。在人体内先进入肝细胞发育(红细胞外期),后在红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而大量繁殖(红细胞内期),最后分化出配子体,完成无性生殖,开始了有性生殖的初期发育。在按蚊体内进行配子生殖和孢子增殖的有性生殖发育(孢子增殖期)。无性生殖在人体内完成,有性生殖在蚊体完成,故人为疟原虫的中间宿主,蚊为其终末宿主。
1.一般症状四种人体疟疾典型的临床发作大体相似,可分为前驱期、发冷(寒战)期、发热期、出汗期和间歇期。
(1)前驱期:患者有疲乏、头痛、不适、厌食、畏寒和低热。此期相当于肝细胞内的疟原虫(裂殖体)发育成熟裂殖子释入血流。但因周围血内的原虫密度太低,镜检多为阴性。
(2)发冷期或寒战期:持续数分钟至1h,常伴头痛、恶心和呕吐。此时体温多已超过38℃。镜检疟原虫时,大部分为裂殖体和环状体。
(3)发热期:一般持续3~4h,头痛加剧,体温高者可超过40℃。多次复发的病人,可只定时出现微寒和低热、或头晕、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和三叉神经痛而无明显的高热。发热期所见的原虫以小滋养体为主。
(4)出汗期:可微汗至大汗淋漓。在此期内体温迅速恢复正常,上述各种症状逐渐消失。
(5)间歇期:系指前后两次发作的间隔时间。时间长短取决于虫种和免疫力。就典型者的间歇期而言,恶性疟病例很不规则,短仅数小时,长达24~48h,间日疟和卵形疟约为48h,三日疟为72h。镜检所见原虫除恶性疟外,以大滋养体为主。
(6)潜隐期和复发:间日疟和卵形疟还有潜隐期和复发;恶性疟和三日疟只有复燃,没有复发。初发与复发以及前后两次复发间隔的时间,分别称为第1和第2潜隐期。未经足量高效血内裂殖体杀灭药治疗后所见的类似情况,统称复燃。各种疟疾的临床表现如下。①间日疟:间日疟多有前驱期。临床急性发作以体温超过38℃为准,发热始于中午前后和晚上9点以前,偶见于深夜。开始一、二次症状较轻,热度较低,随后日益加重。间日疟发作中常见单纯疱疹,多见于口唇周围,也可延及鼻和两耳,偶见于肛门周围和外阴部。间日疟预后良好,早年有良性疟之称;②恶性疟:潜伏期6~27天,平均11天,多突然发病,无寒战,仅有畏寒感。高热者多见,常伴有头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贫血等。出汗期不明显。热型复杂,有的像间日疟,隔天发作1次,与48h为一恶性疟红内期裂体增殖周期相符;有的每天发热,热型呈间歇型、弛张型或不规则型;有的持续高热,发热期往往长达20~36h;前后两次发作的间歇期极短,致使体温曲线呈“M”型。恶性疟用高效裂殖体杀灭药足量治疗后,即可根治。若能及时治疗,多数病例预后良好;③卵形症:临床症状与间日疟相似。多数在下午5点以后或晚上发作。症状较轻,无明显寒战,发作次数一般在6次以内,易自愈,远期复发少,常见无症状的带虫者。半数以上病例一开始就呈典型的间日热型,热度较低;④三日疟:潜伏期18~35天,平均28天。通常无前驱期,发作前3~4天有疲倦、肌肉关节酸痛、寒冷感及头痛,往往不易觉察而被忽视。多在午后发病,亦可见于中午时分。发冷、发热和出汗三个时期较明显,因退热太快,有虚脱的可能。由于三日疟原虫的发育同步性较强,每72h为一发作周期亦较规则。三日疟无复发,足量氯喹和奎宁均能予以根治。
2.凶险型疟疾主要见于恶性疟。其他三种疟疾极少见到凶险型。
(1)脑型:多见于无免疫力而又未及时治疗者。临床上分为嗜睡、昏睡和昏迷三级。
(2)超高热型:以起病较急、体温迅速上升至41℃以上并持续不退为特点。
(3)厥冷型:病人软弱无力,皮肤湿冷、苍白或轻度发绀,可有阵发性上腹剧痛,常伴有顽固性呕吐或水样便,很快虚脱以至昏迷,多因循环衰竭而死亡。
(4)胃肠型:有明显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感。本型是凶险型中预后较好、病死率较低一型。
现有各种抗疟药,还没有一种对各种疟原虫各不同虫株都有同样的效果,同一虫株原虫在不同地区或处在不同免疫状态的人群中,对药物的效应也不一样。
伯氨喹可清除肝内的休眠体,减少或防止复发,可用作根治药。氯喹、奎宁和青蒿素等对红内期裂殖体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因而能控制临床症状,为主要的治疗药。乙胺嘧啶对红外期有作用,是一种病因性预防药,此外,伯氨喹还可杀灭配子体,乙胺嘧啶还能抑制配子体在蚊内发育繁殖,因而也能阻止疟疾的传播。剂量:用药剂量应按药物使用说明量进行,儿童剂量应酌减,可按以下方法折算:1岁以下:1/10~1/8成人量;1~3足岁:1/6~1/4成人量;4~6足岁:1/3成人量;7~12足岁:1/2成人量;13~15足岁:3/4成人量;16岁以上-成人量。
联合用药:根治间日疟需用组织裂殖体杀灭药与血液内裂殖体杀灭药联合治疗。在恶性疟对氯喹产生抗性地区,目前较理想的方法也是几种抗疟药联合使用。间日疟治疗方案举例:
治疗剂量:间日疟采用氯伯8天疗法:氯喹1.5g(基质)3天分服(首次0.6g,6h后再服0.3g,第2、3天各0.3g),伯氯喹180mg(基质)8天分服。恶性疟可单服氯喹。对疑似疟疾病人,用氯喹(0.6g)加伯氨喹(30~45mg)作假定性治疗,确诊后全程治疗。
抗复发治疗:通常伯氨喹30mg×4天,半个月或1个月再重复一个疗程。每个疗程加服乙胺嘧啶50mg×2天,或加氯喹。
抗氯喹恶性疟治疗方案举例:
在恶性疟对氯喹产生抗性地区,目前较理想方法是几种抗疟药联合用。国内近年来研制的咯萘啶、青蒿琥酯、蒿甲醚对抗氯喹虫株有较高疗效。方案如下:
①咯萘啶800mg,磺胺多辛1000mg,乙胺嘧啶50mg,2天分服;或此三药各500mg,1000mg,50mg顿服。
②青蒿琥酯:第1天180mg,第2、3天各120m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ml,缓慢静滴。
⑧蒿甲醚第1天160mg(肌注),第2、3天各80mg。
以上三药的针剂适于脑型疟的救治。
预防:氯喹300mg间隔7~10天,或600mg间隔半个月。在恶性疟有抗性地区可用:①哌喹600mg+磺胺多辛200mg,每月1次;②乙胺嘧啶50mg+磺胺多辛1000mg每7~10天1次;③乙胺嘧啶50~75mg+磺胺多辛1000~1500mg+甲氟喹500~750mg,每半月1次。
预后:
1.一般病例(单纯急性感染)的预后同一种抗疟药的治疗效果,可因疟原虫种和病人免疫状态以及有无并发症等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但在无严重合并症的单纯急性感染,不论间日疟或恶性疟病例,经过抗疟药治疗后,一般均可安全而迅速的控制发作。
2.凶险型病例的预后疟疾凶险型发作主要见于无免疫力的恶性疟病例,常见者为进入疫区的外来人口及高疟区的儿童,在恶性疟暴发流行时,当地各年龄居民均可发生。上述病例常因延误诊治而导致病例恶化。随着医学的发展及凶险型疟疾认识和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某些原属于凶险型疟疾范围的临床表现,实际并不凶险,例如胃肠型疟疾是凶险疟疾中最常见的一种,但预后绝大多数良好。脑型疟是凶险型疟疾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国外报道接受治疗病人的病死率为22%。
预防:
1.控制传染源健全疫情报告,根治疟疾现症患者及带疟原虫者。
2.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消灭按蚊,防止被按蚊叮咬。清除按蚊幼虫孳生场所及使用杀虫药物。个人防护可应用驱避剂或蚊帐等,避免被蚊虫叮咬。
3.提高人群抗病力疟疾疫苗接种有可能降低本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但由于疟原虫抗原的多样性,给疫苗研制带来较大困难。目前研制的主要是子孢子蛋白和基因疫苗,尚未能供现场应用。疟疾疫苗、艾滋病疫苗与结核病疫苗已成为全球优先发展的三大疫苗。我国自主研制的“重组疟疾疫苗”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局及世界卫生组织的批准,进入临床试验。
化学药物预防是目前较常应用的措施。对高疟区的健康人群及外来人群可酌情选用。常用氯喹,口服0.3g/次,1次/周。在耐氯喹疟疾流行区,可用甲氟喹0.25g/次,1次/周。亦可选用乙胺嘧啶25mg/次,或多西环素0.2g/次,1次/周。提富乐喹(tafenoquine)是一种8-氨喹类抗疟药,曾在加纳用安慰剂对G6PD正常的人和非妊娠妇女做过预防恶性疟的随机、双盲研究,结果显示在用药的13周内,每周口服25mg组的预防效果为32%,50mg组为84%,100mg组为87%,200mg组为86%,不良反应少而轻,认为是一种较好的恶性疟预防用药。目前正广泛用于临床病例治疗的青蒿琥酯不宜用作疟疾预防药物,以免疟原虫对它产生耐药性,从而缩短其临床应用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