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慢性鼻炎

鼻腔粘膜或粘膜下的炎症持续数月以上,或炎症反复发作,间歇期内亦未恢复正常,且无明确的致病微生物感染者,称慢性鼻炎。临床上将慢性鼻炎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两种,后者多由前者发展而来,组织学上两者间常有过渡型。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致病因素很多,但确切的病因未明。
1、局部原因:
(1)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未获彻底治疗。
(2)鼻腔及鼻窦慢性疾病的影响,如慢性化脓性鼻窦炎,鼻粘膜长期受脓液的刺激;严重的鼻中隔偏曲或峭突妨碍鼻腔的通气引流,以致鼻粘膜容易反复发生感染,不易彻底恢复。
(3)邻近感染病灶的影响,如慢性扁桃体炎,泉样体肥大等。
(4)鼻腔用药不当或为时过久,如长期用滴鼻净或麻黄素滴鼻,可导致血管扩张,粘膜肿胀,引起药物性鼻炎;地卡因、利多卡因等可损害鼻粘膜粘液纤毛输送功能。
2、职业及环境因素长期或反复吸入粉尘(如水泥、煤尘、面粉等)或有害的化学气体(如SO2、甲醛等),生活或生产环境中温度和湿度的急剧变化(如炼钢、烘熔、冷冻作业)均可导致本病。
3、全身因素:
(1)许多慢性疾病,如贫血、糖尿病、风湿病、结核、心肝肾疾病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及慢性便秘等,可引起鼻粘膜血管长期瘀血或反向性充血。
(2)营养不良,如维生素A、C缺乏。
(3)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引起鼻粘膜水肿;妊娠后期和青春期,鼻粘膜常有生理性充血、肿胀。
(4)烟酒嗜好。
此外,免疫功能障碍和变态反应亦与本病有关。

鼻阻塞、急性鼻炎反复发作。
1.特别注意预防,不应轻易用药,更不应轻易手术。
2.鼻阻塞重者,可用2%麻黄素液或复方呋喃西林滴鼻,但不宜超过1个月。
3.鼻甲中度肥大者,可注射硬化剂。
4.显著肥大,不能以麻黄素液收缩者,方可施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或粘膜下鼻甲骨部分切除。注意不可切除过多。
5.电烙术、电凝固术、微波、冷冻及激光治疗,皆可根据条件选用。
无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