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为一种常染色体不规则显性遗传性皮肤病。Domonkos指出在文献报告的病例中约25%显示此特征;日高统计一组222例患者中99例有家族史。
除遗传因素外,有些学者根据部分病人血清中维生素A浓度低及应用维生素A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因而认为本病与维生素A代谢障碍有关,但意见不一,故有关维生素A在本病病因学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由于本病病理上有角化不良的特征,故可认为本病代表在表皮合成和转换障碍的家族性疾病。Caulfield等电镜的研究已显示有张力丝―桥粒复合物缺陷,这些缺陷可以是此复合物合成、结构或成熟上的缺陷。最近,Rubin报告有因服用碳酸锂而诱发本病。
在1981年,Jegasothy等报告了本病的另一体征,在他们观察的8例病人中,7例病人有无反应性和不能产生白细胞抑制因子,病人的淋巴细胞对刀豆球蛋白A完全无反应(但对植物血凝素和美洲商陆分裂素反应正常),这一发现促使对本病的免疫系统改变作更多的研究。目前认为,因为病人有无反应性及本病有角质形成细胞的损伤,故易合并由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Kaposi水痘样疹。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种族中,男女发生率相等,常在儿童期初发(以8~16岁最多,5岁以前少见),但任何年龄都可发病。
早期的皮损为细小、坚实、正常肤色的小丘疹,但不久即有油腻性、灰棕色、黑色的痂覆盖在丘疹顶端凹面,去除后丘疹顶端暴露出漏斗状小凹,丘疹逐渐增大成疣状,常群集并趋向融合,形成不规则的疣状斑块。位于屈侧腋下、臀沟及阴股部等多汗、摩擦处的损害增殖尤为显著,形成有恶臭的乳头瘤样和增殖性损害,其上有皲裂、浸渍及脓性渗出物覆盖。
皮损好发于皮脂溢出的部位,如头皮、前额、耳、鼻唇沟、颈、肩、前胸、背中线部、腋下等,也可扩展到整个躯干、四肢屈侧、臀部和生殖器部,最早皮损的常见部位是耳后。头皮部的皮损常覆盖油脂样污痂,一般无脱发。面部的皮损在鼻部特别严重,唇部可有结痂、皲裂、肿胀和浅表性溃疡,舌背部可发生斑状角化和浅表性糜烂,在齿龈和腭部常可有小白丘疹;在掌跖常可有点状角化,并可相互融合形成掌跖弥漫性角化;在手足背和胫前可有扁平疣样丘疹,往往呈线状排列,或可类似为疣状肢端角化症(Hopf),消退后可遗留白色斑点;指甲可发生甲下角化过度、甲脆弱、碎裂、白色或红色纵纹,甲游离缘有三角形缺损。Ronchese认为本病的指甲变化具有特征性,对早期或症状不典型患者的诊断有帮助。
本病还可累及口咽、食道、喉和肛门直肠粘膜。
皮疹通常是对称和广布的,但明显的不对称或带状、痣样分布也可以发生,有些病例皮损部可发生大疱。在局限性毛囊角化病,皮疹沿着BLaschko线局限性或带状分布躯干为其好发部位,大多呈线状,但当发生于别处时诊断是困难的,需依靠皮损活检来确诊。
皮损常在夏季加重,病人有对光敏感,可因严重的日晒而诱发病损(为Kebner现象)。Baba等报告在亚红斑量UVB照射后可引起皮损复发。
本病实际上并不是一种毛囊性疾病,这可由某些缺乏毛囊的部位,如掌跖和口腔粘膜可以发病的事实得到证实。
传统上维生素A已被应用许多年以减轻病情,虽有获得不同程度成功的报道,但多数效果并不理想,常规用量为5万~10万u/d,但用30万~100万u/d成功率更高些,在用大剂量时往往有维生素A过多的副作用;Ayres等用维生素A15万u/d加维生素E联合应用能获效。
近20年来已逐渐用维A酸来治疗本病并替代维生素A。其作用机制是促进DNA合成、加速生发层的有丝分裂速度,使上皮细胞正常化、颗粒层增厚、角化不全减少,使角化不良恢复正常。比较有效和常用的合成维A酸有三种:异维A酸(商品名泰尔丝)、阿维A酯(商品名Tigason)及其主要代谢产物阿维A(商品名)。前者是维A酸的立体异构体,而后两者分别是芳香维A酸的乙酯和甲酸。Orfanos用阿维A酯50~75mg/d治疗能迅速控制皮损症状,以后逐渐减量改用维持量25~30mg/d。应用异维A酸每日0.5~1mg/kg、阿维A25~30mg/d或我国研制的维胺酯25mg,一日3次也能获效。
对炎症皮损的局部治疗包括外用皮质类固醇霜或软膏,也可外用水杨酸、煤焦油或硫磺软膏等。Fulton等用0.1%维A酸霜封包治疗数月可使皮损获痊愈;对小斑片损害,用康宁克通局部注射可使皮损获得迅速但暂时性的缓解;对肥厚性皮损,擦皮术、激光或切除后植皮等均可予考虑。
病人应避免烈日曝晒。由于本病为遗传性疾病,故应绝对禁止近亲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