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是管壁弹力层和肌层破坏而引起的支气管持续性扩张。其重要发病因素为支气管肺组织的感染和支气管阻塞。
1.支气管扩张多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麻疹和百日咳后的支气管肺炎、肺结核以及异物吸入、肿瘤等。过去婴儿百日咳,麻疹为最常见原因,目前则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居多,尚有肺炎球菌、金葡菌及厌氧菌,由于呼吸道的反复感染引起支气管管壁的慢性化脓性炎症,损坏了支气管壁的各层组织,包括平滑肌,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软骨等支气管壁的重要支撑结构。同时,支气管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和纤维化牵拉管壁,以及咳嗽和吸气时管腔内压力增高及胸腔负压的吸引等因素,导致支气管异常持久扩张。呼吸道阻塞可以是肿瘤、异物吸入或管外肿大淋巴结压迫的后果,它们都可导致远端支气管肺组织感染或阻塞性肺不张。右肺中叶支气管细长,周围有多簇淋巴结,常因淋巴结炎而肿大压迫支气管,引起右肺中叶不张,反复感染,称中叶综合征。是支气管扩张的好发部位。肺结核的纤维组织收缩牵拉或支气管内膜结核引起管腔狭窄阻塞,均可导致支气管扩张。
2.先天发育缺损和遗传因素亦可引起支气管扩张,如巨大气管-支气管扩张症,可能是因支气管平滑肌软骨和弹力纤维发育不全,管壁结构薄弱和弹性较差而引起。软骨发育不全或弹性纤维不足,导致局部管壁薄弱或弹性差,伴有鼻旁窦炎或内脏转位(右位心),被称为Kartagener综合征。肺囊性纤维化是由于末梢肺组织发育不良,小细支气管呈柱状,囊状扩张,支气管黏液腺分泌大量黏液,引起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感染,导致支气管扩张。本病往往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胰囊性纤维化病的肺部并发症。另外,部分遗传性X-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患者可伴有支气管扩张。
3.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免疫缺陷,如低丙种球蛋白血症诱发反复呼吸道感染,可引起支气管扩张。此外吸入腐蚀性气体如氨气或NO2,损伤气管,支气管黏膜后继发反复感染也可引起支气管扩张。
病程多呈慢性经过,长期咳嗽、咳痰,反复咯血可长达数10年,发病年龄多在小儿或青年,多数患者在童年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病史,并且常有反复发作的下呼吸道感染,部分病的早期症状可不明显,偶因咯血而怀疑本病。临床症状的轻重与支气管病变的轻重,感染程度有关,病情因反复感染而逐年渐加重,咳脓痰量日益增多,有时每天可达100~500ml,若有厌氧菌感染者则痰液及呼气有臭味。继发感染时患者有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典型痰液收集于玻璃瓶中可发现有分层的特征,上层为泡沫,下悬脓性黏液,底层为坏死组织沉淀物。一些病人以反复咯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占50%~70%,咯血量差异较大,程度不等,从痰中带血到大量咯血,咯血量与病情严重程度病变范围不一定一致。部分患者以反复咯血为惟一症状,平时无咳嗽咳脓痰等呼吸道症状,临床上称为“干性支气管扩张”,常见于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病变多在上叶支气管,支气管引流较好。反复感染可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如间歇发热、乏力、食欲不振和贫血,严重者可出现气急与发绀。早期与轻微支气管扩张可无明显体征。病变严重或继发感染时,病变部位可出现叩诊浊音及位置固定的湿性
支气管扩张的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促进痰液排出,控制感染,必要时手术切除。
1.保持呼吸道通畅体位引流可以排除积痰,减少继发感染,减轻全身中毒症状。对脓痰多而引流不畅的患者,其作用有时不亚于应用抗生素。通过祛痰剂及支气管扩张剂稀释痰液再经体位引流清除痰液以减少继发感染和减轻全身中毒症状。
(1)祛痰剂:如氯化铵0.3~0.6g,溴己新8~16mg,3次/d,口服。糜蛋白酶5mg或生理盐水超声雾化吸入。使痰液稀薄,利于排出。部分病人由于支气管反应性增高或炎症刺激,可出现支气管收缩痉挛,影响痰液排出。故可服用茶碱制剂,必要时可加用支气管舒张药如β2受体激动药。
(2)体位引流: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不同体位,应取病变支气管高位姿势,使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以利于痰液流出。2~3次/d,每次15min左右。如体位引流仍难以排出,可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及用生理盐水冲洗稀释痰液后吸出,必要时在支气管黏膜滴以1∶1000肾上腺素,消除水肿,以减轻阻塞,利于痰液排出。也可局部滴入抗生素。
2.控制感染是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期的主要治疗措施应根据症状体征痰液颜色以及细菌培养结果而选用抗生素,按病情轻重决定抗生素用量,以及是否需要联合用药,同时要注意真菌和厌氧菌的感染。轻症可选用口服阿莫西林0.5g,或头孢羟氨苄0.5g,4次/d;氟奎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0.2g,3次/d。重症患者常需静脉联合用药,青霉素族和第三代头孢菌素可分别与氨基糖苷类有协同作用。如有厌氧菌感染,可加用甲硝唑或替硝唑。亦可局部应用抗生素,如雾化吸入液中加入抗生素,或经纤维支气管镜在病灶局部滴入抗生素。
3.手术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或大咯血患者,如病变范围局限在一叶或一侧肺组织,经药物治疗不能控制,全身状况良好,无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可根据病变范围做肺叶或肺段切除术。
4.介入治疗为一门新兴的治疗手段,以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可以通过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发现出血灶,并给予局部动脉栓塞。
5.择优方案支气管扩张多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少量反复大量咯血,病灶局限,经内科治疗无效者应行手术或介入治疗。内科治疗原则为保持呼吸道引流通畅情况下,尽快控制呼吸道感染,减轻炎症对呼吸道的损伤。由于反复感染及支气管内痰聚积,支气管防御功能减退,导致多种病原体混合存在,条件致病菌增多,细菌耐药,病原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多以细菌为主。社区感染多为革兰阳性菌,肺炎球菌多见。革兰阴性菌多为肺炎克雷白杆菌,尚有军团菌、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金葡菌等,院内感染中以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多见,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肠杆菌等且多混合存在。其次为金葡菌、真菌及病毒等。故治疗时应给予广谱抗生素,大剂量、长疗程,联合用药。经验治疗:轻度感染多为社区感染,可给予青霉素-G或半合成青霉素如哌拉西林、阿莫西林,氟奎诺酮类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等。中重度感染包括院内感染可联合氨基糖苷类等抗生素如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妥布霉素等的一种或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哌酮、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氨基糖苷类的一种,但需注意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肾、耳毒性、老年、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合并真菌感染可加用氟康唑(大扶康),或两性霉素B。痰液有臭味,说明厌氧菌感染,应加用甲硝唑或替硝唑。治疗同时应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并根据结果随时调整抗生素种类。
预后:支气管扩张并发肺源性心脏病,这是支气管扩张的主要死亡原因,应积极预防。
预防:国家为预防疾病,促进健康采取了一系列公共卫生措施,针对本病应采取如下预防措施。首先,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疾病,有组织地进行预防接种。消除诱发因素;增进健康、提高抗病能力,注意合理营养和膳食;经常进行体格锻炼,培养良好的行为与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环境保护,对大气、水源、土壤、食品采取保护措施,制定环境保护法规及卫生标准创造并维护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减少致病因素。1992年后,我国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保证了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在我国实施,使人们逐步认识到人类生存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其次,应做好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预防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防治疾病的复发或转为慢性,应进行定期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和诊断。如麻疹、百日咳、卡介苗等疫苗的预防接种。对结核病人应早隔离早治疗,并通过医生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慢性副鼻旁窦炎及扁桃体炎,注意防止异物吸入气管,一旦发现立即经纤支镜取出。防治支气管炎。对已患病患者,应防止或减少呼吸道道感染的发生,保持呼吸道通畅和痰液引流,合理使用抗生素。病灶位置局限,反复咯血内科治疗效果差者应做手术切除治疗。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在生理功能上,老年人随年龄增长,器官功能逐渐下降,机体调节机制作用降低。呼吸生理方面表现在防御反射减弱,如咳嗽反射,细胞介导的免疫力下降,支气管纤毛运动减弱,从而增加呼吸道感染机会,肺及胸廓弹性减弱,导致胸廓及肺弹性回缩减弱,肺周边肺泡萎陷,解剖分流增加,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气道阻力增加,气体分布不均,老年肺组织纤维化,毛细血管床减少,弥散量减少,均致呼吸功能下降,机体缺氧,防御功能下降。在心理上,晚年由于家庭及社会环境变迁等因素影响,会表现出不同性质上的行为障碍,如孤独感多疑感、自卑感、抑郁感、情绪不稳等。建立全社会的关怀和保障组织,实行全方位的照料,不仅限于疾病,要考虑到物质、精神、社会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包括整个老年幸福生活的全部,包括通过组织老年人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互助互济活动等。社区干预:首先,建立健全老年人健康档案和系统管理工作,根据社区内老年人健康状况和生存质量差异及所需服务内容的不同,对其进行调查,并对调查获得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同时通过对社区内的老年的登记建册,健康检查,对其生活自理能力,年龄患病情况的不同,分别给予不同的医疗保健监护,实行分级的系统管理和提供从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到住院门诊治疗、日常生活护理等一系列的连续的卫生保健措施。同时,建立健全老年社会保健网。社区老年系统管理工作需要全社会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社区医生应负主要责任,需要与社区内卫生及非卫生部门通力协作,建立和健全老年社区保健网。除卫生部门外,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建立老年工作办事机构,以协调和支持老年保健工作。